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安徽马鞍山:刷脸直办,“无证明城市”建设更惠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安徽马鞍山:刷脸直办,“无证明城市”建设更惠民

来源:央广网2024-08-21 20:43

  央广网马鞍山8月21日消息(记者周然 见习记者张琳琳)无需携带任何证明材料,刷脸即可办理“边境通行证”,这样的便捷得益于马鞍山市开展的“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马鞍山市以科技赋能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大大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介绍,“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的身份证明、资产证明等证明材料。“但‘无证明’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8月19日,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服务窗口,市民张先生正在办理“边境通行证”。他只需在“政民通马上办”桌面交互终端屏幕上选择“边境通行证核验”业务事项,线上核验身份信息,一键提交证明所需材料,“边境通行证”就办好了。

  无犯罪证明,也可刷脸即办。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到1分钟,证明就能打印出来。“过去,群众办理这些业务,都要携带纸质材料,窗口工作人员再一一核验,费时费力。”马鞍山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支队长周克武介绍,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2023年初,马鞍山市率先在全国研发运用“无证明城市”桌面交互终端。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市级证明材料1295项,已实现免提交987项、免提交率76.2%,通过“刷脸”核验实现无感“免证办”11万多件次。对涉及群众生活服务的649项证明材料,已实现免提交526项、免提交率81%;对涉及企业经营办事的974项证明材料,已实现免提交722项、免提交率74.1%。

市民在办理公积金业务(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琳琳 摄)

  公积金业务是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以往人流大、流程多。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公积金和不动产政务服务窗口,市民钟丽萍来办理公积金贷款,“直接刷脸后,所需证明材料就在屏幕显示,同步到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办理,大大节约了时间。”

  马鞍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综合业务部主任万霞表示:“现在群众只需刷脸,所需信息和材料几秒钟就能全部调出,我们工作量也减少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目前,马鞍山市已打通4个国家级、23个省级、23个市级数据通道,其中身份证、户口本等16类高频数据实现100%归集共享,“为扩大服务范围,我们还在积极开展历史档案采集,加大各行业、各系统、各层级的历史数据采集能力,推动17.9万份出生医学证明和78.2万份历史婚姻登记信息实现电子化。”周克武介绍道。

  从“你向我证明”到“我为你证明”,真正让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能够从繁琐、耗时的证明过程中解脱出来,马鞍山“无证明城市”建设积极发挥数据赋能作用,让“无证明”成为竭力为民服务、创优营商环境的最好“证明”。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