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安徽滁州:一条风景道带旺美丽乡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安徽滁州:一条风景道带旺美丽乡村

来源:新华网2024-08-06 14:06

  新华网合肥8月6日电(李东标)盛夏时节,行走在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举目远望,山峦叠翠,蜿蜒曲折的彩虹道串连起青山绿水、古朴村落、风车矩阵和红色景点,犹如置身于多彩的山水画卷之中。

  近年来,滁州市依托江淮分水岭区域自然资源,建设风景廊道,打造皖东“千里画廊”,带动乡村旅游基础提档、产业升级、服务增效,实现旅游消费快速增长,旅游综合竞争力、资源集聚力、品牌辐射力大幅跃升。

  美丽风景道引来八方客

  驾车从大墅高速口驶出,进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椒岭风景线,不多久,就来到了大墅龙山旅游度假区。这里既有博物馆、拓展培训基地,也有露营基地、民宿村等,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85后”的臧雪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全椒姑娘,酷爱机车运动的她,经常和圈内好友骑行游玩。3年前,看中了这里自然环境优良、交通便利、生活节奏慢,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建了一个名为“乌托邦营地”的“骑士驿站”,想要打造一个机车爱好者们共同的精神归宿。

  “别人都叫我‘大兄弟’,我希望能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客人来到我们这儿之后,就是我们的朋友,身心可以放松下来。” 臧雪不仅在这里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这里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岭上一条道,引来八方客。如今,这处“骑士驿站”在臧雪夫妻俩的用心经营下,生意越来越好。游客来这里,不仅能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机车文化的碰撞,还能享受到生态餐厅、机车主题民宿、越野赛、露营、垂钓等一站式服务。

  全椒县位于江淮分水岭,境内拥有“三山、两河、三湖”,森林覆盖率达40%。椒岭风景线于2021年正式开通,主廊道全长51公里,它像一条珍珠项链,串联起“山、水、林、城”美景。

  “这条风景道,就是我们的生命线。自从这条风景道开通后,外地来‘跑山’的车友越来越多了。” 臧雪正在谋划将“骑士驿站”打造成开放式的机车小镇,建立大型机车公园,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立足于特色地形地貌、自然人文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全椒县正在以打造长三角有吸引力的全域旅游康养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构建“山慢城、水慢城、文慢城”三大旅游片区,加快建设一批充满“诗意和远方”的旅游目的地。

  特色种植蹚出富农“新路子”

  最近,位于江淮分水岭复兴林场的200多亩“来安花红”迎来丰收,青红相间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看着满园的果子,“来安花红”产业基地负责人李迎军喜上眉梢。“花红全身都是宝,皮薄、汁多、渣少,还有药用价值。每年4月份开花,7月份成熟,亩产可达3000斤至5000斤,亩均收入接近1万元。”

  “来安花红”小巧玲珑,形似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种植“来安花红”的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当地有关部门的保护下,“来安花红”种质资源得到有效恢复,让一直在外闯荡的李迎军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前景。

  几年前,李迎军回到了家乡来安,在毗邻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复兴林场流转林地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为了将特色种植产业做大做强,李迎军成立了来安县花红种植协会,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滁州学院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不断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业精深加工,重点发展“来安花红”果汁果酱、果脯、果醋等产业,进一步提升“来安花红”的知名度。

  一条风景道,万家致富路。得益于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独特优势,李迎军的“来安花红”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他打算在逐步扩大“来安花红”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打造研学游基地,通过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体验,让游客喜欢来、留得住、玩得好。

  不只是“来安花红”,滁菊、施集茶叶、艾草、食用菌、甜叶菊、碧根果等农特产品正借力风景道提升影响力、拓展销路,实现规模扩大、效益提高。

  “串珠成链”带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滁州市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区位优势和江淮分水岭区域资源特色,按照“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四级联动、整体推进”的模式,建设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打造一条生态道、景观道、休闲道、产业道、富民道。

  据了解,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主线总长420公里,跨联全市8个县(市、区)、35个乡镇、119个行政村,串连全市100多个景区景点及乡村文化场馆。

  “在建设风景道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但不会破坏原有的环境,还让美的地方更美,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旅游风貌,带动了社会主体投资的积极性。”滁州市文旅局四级调研员钱朝阳介绍。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游”到“四季游”、从“一业旺”到“多业旺”,随着风景道的全面建成和不断升级,带动了沿线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创造全新机遇和广阔路径。

  “风景道的最大特点就是全域谋划、全域联动、全域布局和全域推进。”在钱朝阳看来,经过几年的发展,路通了、美了,农民逐渐富了,产业逐渐多了,形成了田园景观化、乡村景观化、设施旅游化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滁州市将充分发挥风景道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相关产业“+旅游”深度融合,推动现有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主体提质升级,因地制宜打好“主题牌”,走好“特色路”,着力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环境做美、品牌做响、产业做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天里的“三省赶一集”

  • 河北唐山港:科技赋能智慧港口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