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和县: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和县: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2022-10-12 10:18

  “倡导移风易俗嘛,今年孙子的十岁没过。”10月8日,安徽省和县莲邦安老颐养中心负责人张向东说道。前一天是孙子的十岁生日,张向东就在养老院和孙子通过视频遥送祝福。虽然孙子的生日从简,但养老院的老人过生日,张向东一次没落下过。

  每月,该机构都会为中心老人举办一场热闹的“集体生日”——同月出生的老人聚在一起,吃着蛋糕,载歌载舞,共同欢度生日。“有时还会有县庐剧团来给老人们唱出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的公益团体来做志愿服务,给老人送来奶粉等礼物,机电学院的孩子们会来帮老人家免费理发。”张向东笑说,“大家一起像过节一样给老人们庆祝。”

给老人过生日。郭彤彤供图

给老人过生日。郭彤彤供图

  曹佩珍是该机构入住的第一位老人,今年95岁的她已在这里度过了两个生日。虽过鲐背,曹佩珍依然穿着干净整洁,精神充沛。回忆起第一次的生日,老人眼里有光:“记得那天有外面人过来表演,院里送了我一条红围巾,还特意给我下了碗长寿面,两个荷包蛋。那是我第一次过生日。”

  说话时,曹佩珍搭着一旁护理员张玲的手,不时满眼慈爱地望向她。张玲拍拍她的手笑着回应:“那次阿婆吃着吃着就哭了,护士给您剪头发时,还说生日要做个‘漂亮’奶奶呢,哭就不漂亮啦。”

  54岁的张玲是这里第一批入职的护理员。“以前我是做农资批发的,一开始心理上也接受不了这个行业。但是真入行了,和老人们相处下来,看到他们的善良,听到他们的阅历,就慢慢适应下来,喜欢上他们了。”经过日复一日的相处,张玲已和老人们如家人般熟络,“人都有父母,也都有老的时候,对他们好是应该的。”

照顾老人。秦祖泉摄

照顾老人。秦祖泉摄

  然而,不是所有老人都是行动自如的。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55岁的护理员金正芳每天都要照顾7-8个老人,其中有5位失能失智老人。在此之前,她在上海做过11年护工。“回来在周边城市找了好些家,这里环境最好,就留了下来。”金正芳说道。为方便她工作,机构给她配了一名助手。每天,她还是5点半就过来上班,给老人洗漱、喂药,给房间通风。7点钟准时送餐,给一些老人冲泡无糖麦片等特殊早餐。晚上6点下班,她一般都要忙活到7点多才走。“晚饭后要帮他们翻翻身,陪着聊聊天,时间不够啊。老人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一聊天,他们就格外开心。”金正芳说。

  在金正芳照顾的老人中,有位是从南京社区养老院转过来的。老人因脑梗瘫痪在床。金正芳每天都要给他换洗衣物,修面,定时翻身。“刚来的时候,老人卫生和精神状态很不好,现在气色各方面都好多了。体体面面的,他也开心。”

精彩的老年生活。秦祖泉摄

精彩的老年生活。秦祖泉摄

  93岁的老人周仕文收到来自女儿的一碗馄饨,他笑着调侃:“这里食物好得很,你还送,院里还以为我们不满意呢!”女儿也打趣回应:“一个月前刚来时,他还不情愿咧,现在,吵着在这里要过百岁生日了。”

  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们也有了归属感。每天,这里的活动中心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老人们有的打起腰鼓,有的学做手指操。下午,院内“讲述者”一角会有老人口述历史,畅谈曾经。平时,他们还会去院内广场下棋、健身,尽享多彩的晚年生活。

精彩的老年生活。秦祖泉摄

精彩的老年生活。秦祖泉摄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近年来,和县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拓展为老服务内容,落实优惠优待政策。在养老体系建设中,吸纳社会资本,探索社会化养老新模式。县社会福利中心由和县莲邦安老颐养中心实行社会化运营,为和县首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特色养老机构。目前,该县已有38家敬老机构,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所,公办民营机构2所。近5年来,先后投入900余万元用于公办养老机构的升级改造,民办养老机构也对消防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

  结合“为民办实事”行动及省十项“暖民心”行动,该县还积极筹建集党建引领、日间照料、老年活动、社会组织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建设35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延伸服务网络,将养老工作推深走实。(郭彤彤)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白沙:兰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对口援疆助力戈壁兴建智慧农业植物工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举行。“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2025-06-25 09:24
研究团队通过发育表达分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甜菜孢囊线虫早期寄生阶段鉴定出两个关键分泌效应蛋白——Hs28B03和Hs8H07。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寄生线虫会“劫持”植物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免疫。
2025-06-25 09:23
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杨作仁研究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柳小庆研究员,合作创制了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
2025-06-25 09:22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2025-06-24 09:4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06-24 04:50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06-24 05:00
从国铁集团获悉,近期,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
2025-06-24 05:00
构建新农科人才“四新”培育目标体系。
2025-06-24 03:45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基因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改善近端肢体的血液流入,从而改善单个血管小体中的血液再分。
2025-06-24 09:31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