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和县乌江镇:退役军人抗疫情显担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和县乌江镇:退役军人抗疫情显担当

来源:中安在线2022-04-06 16:58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每一名军人退役时曾立下的铮铮誓言。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安徽和县乌江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第一时间发出集结号,辖区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102名退役军人组成的“老兵突击队”再次出征,兵分25个战斗小组,冲锋在各个点位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

安徽和县乌江镇:退役军人抗疫情显担当

  冲锋是军人最美的姿态。一头短发,一身迷彩,一脸军人干练气质的端明明,曾经当兵12个年头,是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被战友们亲切称作“娘家人”的他,业务是把好手,干起别的事情也毫不逊色。抗击疫情以来,他支援卜陈村并主动“承包”该村管控人口最多的九十五碑卡点值守任务。卡点临近工业园区,内有10余个自然村,每天进出赶集、办事、上班的村民近千人。查验两码、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宣传政策……工作量可想而知。“请佩戴好口罩!”“请扫健康码、行程码!”“这里是家门口第一道防线,必须严格把控,请您理解配合!”每天说着同样的话语,每天做着重复的动作,一天下来,端明明累得够呛,喉咙冒烟,声音嘶哑,但他丝毫没有退缩,每天怀揣一盒金嗓子含片,以顽强毅力坚守在岗位上。白天村头值守、晚上办公室干业务,“疫情不退,我坚决不撤!”

安徽和县乌江镇:退役军人抗疫情显担当

  一线战“疫”,从军16年的何凯是一名合格的战士,然而在家庭中,他却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妻儿在南京市六合区工作学习。何凯的工作地乌江镇距离六合区60余公里,平日里至少每个周末回去一趟和家人团聚。然而,自3月14日全镇疫情防控以来,他一直没有回过家,就连电话都很少有时间打。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卡点值守检查进出人员、核算采样现场秩序维护、巡逻检查防聚集……大小事务,何凯干的认真细致。妻子知道丈夫在单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暂时不能回家,可年幼的孩子只知道很久没有见到爸爸了。在一次通话中,天真的孩子伤心地问,“爸爸,你在哪里?是不是不要我和妈妈了?”

安徽和县乌江镇:退役军人抗疫情显担当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服役12年的惠北社区退役军人张永祥是该社区民兵营长,2月底被抽调担任和县役前新兵训练教官。3月21日训练结束后回家的他,来不及和家人团聚,放下行囊,便和社区干部一道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夜间小区卡点值守、为居家隔离户跑腿代办代购、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采样……最苦最累最难的活,他都任劳任怨抢着干。二十多天来,张永祥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孩子总要问妈妈,“爸爸去哪了?早上看不到爸爸,晚上也等不到爸爸回家!”

  “老好人来了!你家孩子在外地想回来,还是先问问目前政策容许不容许?”群众口中的“老好人”就是四联社区老书记庆祖钊,1979年参军,1981年退伍,在社区工作了34年之久的他始终保持军人作风,退休下来的他,面对严峻的疫情,怎能闲得住,主动申请入户摸排重点人群和担负卡点值守任务。“哪些人长期在家?哪些人常年在省外?”因地缘清、人员熟的优势,他都“一门清”,这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每天入小区爬楼梯、进村户串田埂,本来就腰肌劳损的庆祖钊,为了克服疼痛,膏药贴满腰身一圈,但他从未提及,还是默默工作着。“当过兵的人,这点痛算什么,能坚持。”他笑着并坚定地回答。

  “脱下军装,我们还是一个兵。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作为退役军人都应该出列。”在乌江镇后勤保障岗位上也有退役军人忙碌的身影。机关退伍军人常久洲、崇昌虎、刘义春3人曾经在部队当过驾驶员,有着丰富的运输物资经验。抗击疫情以来,他们仨主动承担起乌江镇疫情防控物资运输保障任务。“新濮村卡点需要小喇叭、返乡人员隔离点需要再送点口罩、省际交通管控点消毒液即将用完……”物资保障工作微信群里,一条条物资需求指令迅速被“抢单”。“这个点的物资我来配送”“这个卡点的送饭任务让我去完成……”辖区346国道乌江明发查验点的值守人员每天都能准时准点吃上热乎饭菜,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们后勤保障点赞。

  脱下军装的你们,依旧是最可爱可敬的人!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