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凝“新”聚力战疫情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凝“新”聚力战疫情

来源:马鞍山日报2022-04-01 10:38

凝“新”聚力战疫情

——博望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同心抗疫

  “统一战线人才集聚,我市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后,大家积极响应,各展所长支持抗疫工作。”近日,马鞍山市博望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一堂别开生面的网课

  “同学们,疫情期间,时光好似又枯燥单调了些,今天我们这节线上课,就来给居家生活增添一抹春色。”3月25日,李秀华老师坐在手机前,通过抖音直播,给孩子们讲解绘画知识。

  李秀华是一所兴趣学校的老师,也是博望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他和妻子原本都在学校当老师,后来从学校辞职,用所学专业,开了一间“大愚书画室”,给喜爱美术的孩子传授绘画知识和技巧。因为他们教学得法,传授知识的方法灵活,他们的课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疫情期间,李秀华的“大愚书画室”也停课了,可他们也没有闲着。夫妻俩潜心研究线上绘画教学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种快乐教学法,疫情期间,他们免费给孩子开设线上课程,丰富孩子们的“居家”生活。,

  “疫情期间虽然我们不能到野外踏青游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窗户去看外面的景色,回想着我们往日踩着田间的泥土,闻着油菜花的香气,和小伙伴们玩耍,和家人们踏青,在春日下欢乐奔跑游玩快乐的日子。”仅 3月25日的这一堂直播课,就收获了1.4万个赞。

  “我们的画室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意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书法美术,将中西方绘画训练方法相结合,着重培养孩子们基础绘画能力、造型审美与创作力,做有深度有温度的少儿书法美术教育。”李秀华告诉记者。

  一组栩栩如生的剪纸

  “博望加油!坚持就是胜利!”这是吴祖花刚刚创作的一幅抗疫题材的剪纸。

  吴祖花是博望剪纸非遗传承人。本轮疫情发生后,她看到身边的医护人员们不辞劳苦昼夜值守在卡口上,很是感动,于是萌发了用剪纸创作一组抗疫题材作品的想法。经过构思,她将要表达的内容用铅笔勾勒在纸上,经过不断加工,内容丰满后,拿起剪刀开始创作。经过几昼夜的创作,一幅展现白衣天使、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剪纸作品诞生。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是博望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一员,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来为抗疫做点事情,表达我对‘疫’线工作者的敬意和感谢。”吴祖花说道。

  一份热乎乎的蒸饭

  “你们辛苦了,来份蒸饭暖暖身!”3月26日,在博望区新市镇洪庙村疫情防控查验点,夏来保从保温箱里拿出来自己亲手做的蒸饭,送到正在防疫点的5名志愿者手里。

  疫情发生后,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的夏来保,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名,成为了同心博望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在卡口执勤时,他看到志愿者因任务繁重,经常顾不上按时吃饭,只能吃冷盒饭的情景特别心疼,于是就萌发为志愿者做手抓饭的念头。

  回家后和妻子一说,妻子也十分赞同。于是夫妻俩从米酒店老板变身成蒸饭师傅,俩人分工合作,买来油条、香干、黑芝麻、白糖,煮了一大锅糯米饭,并按照4两米饭一个饭团的标准,做了140个手抓饭放进保温桶里。夫妻俩驱车从下午3点半开始,送往各个疫情防控查验点。至下午5点半, 20多个卡口的志愿者都吃上了香喷喷的蒸饭。

  “吃到这么香的蒸饭,我们辛苦也值了。”在卡点值守的志愿者小陈感动的说道。

  (通讯员 王文静 朱一全)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沪开幕

  • 镜观世界丨舌尖上的中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