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2022-03-24 22:45

  鉴于当前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安徽省和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之中。

  机制保障 做强防疫“支撑”

  “我县虽然目前疫情形势整体平稳,但面临的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还在持续增大。”和县卫健委副主任、疫防办副主任李琦说道。在县政府大楼一间专门的会议室里,各防疫专班人员组成的工作组正在紧张忙碌,负责流调、核酸转运、数据信息组等工作。该组在3月14日县疫情会商会后便迅速成立。同时,和县及时调整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专项工作组,各负其责。

  李琦介绍道,目前的应急指挥体系,概况起来是“平急”一体,“重点”严控。

  “平”,是平时已形成的一套机制。经过两年前的疫情大考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县防疫已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信息流转、决策部署、联合行动、督查反馈和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急”,则是紧扣当前形势,把疫情防控当做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严守防控底线,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该县县委每日召开专题会商调度会,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交办省、市疫情防控会商会要求,跟踪督办落实情况,从严从紧从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全面把控,重点严控。该县突出重点分片推进全员核酸检测,有序推进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等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确保应检尽检快检。强化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常态化管控。重点加强社会化医疗机构、“小诊所”、药店的管理,充分发挥药店、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持续开展医疗机构院感和医疗救治专项督查;及时对浴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关停或封闭化管理,暂停举办各类大型会议和线下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物品防疫流程管控等。对于重点人群的摸排管控,该县实行县镇村“三级包保”和“五包一”机制,全县共设立网格1225个,由乡镇(街道)干部、社区网格管理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等共同负责落实社区防控措施。

安徽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

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秦祖泉摄

  数字赋能 守住科技“关口”

  “每天进小区,要扫安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出示核酸预检测码。”和县民生小区住户桂小文说道。多码傍身,扫码进出,成了市民的“日常”。

  根据市统一部署,该县共实施封闭式管理城市社区117个,抽调68家单位共1094名干部参加小区包保。农村地区设立452个值班点,各镇1762名干部参加值守。住户出入小区均需双码联查。“通过安康码、行程码,加强重点场所、交通卡口人员管理,可以第一时间阻断黄、红码人员流动与扩散,同时为后期重点人员排查提供有利数据支撑。”和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张田力说道。

  防疫“智”能的建设,是防疫能力的“硬核”升级。目前和县数据联查,实现双平台依托:依托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安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隔离、密接和区域协查等涉疫数据,实现与市级数据的互联互通;依托数字疫控系统,则可将外地返和人员登记信息、购买“两抗一退”药品人员信息中可能存在风险的高危人群的信息推送给社区(村)网格员,由网格员电话或上门核实,实现闭环管理。

  为保障防疫期间各部门及民众的通信畅通,安徽移动和县分公司在重点区域运用5G等技术实现信号覆盖,对机关单位、疫苗接种点等重点区域实施7×24小时网络重点监控保障。同时聚焦线上网课和居家办公需求,全力保障家宽服务工作,为重点防控区域、封闭居民小区提供优质的5G信息服务能力,方便企业居家办公,助力政府实现疫情期间停工不停产。

  为让群众更好地知晓防疫知识,及时把握防疫形势,和县还通过应急广播多渠道加强防疫宣传。截至目前,共累计播发疫情防控通告及相关宣传11条,共455次。

安徽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

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和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联防联控 共筑防疫“围栏”

  防疫,离不开人的力量。

  “防疫之初,我们便开始部署。有之前制定的方案预案,这次防疫我们就临危不乱,每人一班5小时,轮流上路维持路面秩序,进行各类车辆的排查。”3月20日晚,和县气温骤降,风雨交加。在郑蒲港高速卡口,和县交警大队姥桥中队铁骑刘伟豪正对一辆省外来车进行查验。

  针对当前防控形势,安徽和县迅速吹响集结号,组织各类人员深入防控一线,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安徽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

和县: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阻击战。和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和县城区各值勤点,千余名机关干部分布在各个简易帐篷里值守、查验。在历阳镇望舒巷,县融媒体中心的刘琴正指导出入居民扫码,并进行劝导:“情况特殊我们明白,但新冠病毒传染快,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当天下午两点起,她便一直和同事坚守在值勤点,“绝大多数群众都能理解我们的工作,积极配合我们,还有人跟我们说‘感谢’,心里是很暖的。”

  “上午体温36.5度,下午体温36.3度,体温正常。”乌江镇濮陈村第二网格员游文军主要负责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游文军虽腿脚不便,但干事利落。上月,该村租户白某从外地返回,根据当地防疫政策,需居家隔离、监测体温14天。隔离期间,游文军每天都会按时上报其体温,并为他送去防疫和生活物资。

  一个党员一面旗。3月19日,在历阳镇龙潭山庄的一处临时核酸采样点,因急需人员维持秩序,4名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党员挺身而出,自发成立“党员突击队”。在他们的宣传引导下,核酸采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防疫号角吹响,全县共有6823名党员参加了防疫工作,739面党支部的党旗在防疫最前沿飘扬。

  “昨天我们参与了核酸采样工作,今天我和团队的另外10个人一起,参与各个防疫值班点的值守。”在和县玉带河畔小区,志愿者张东正给小区居民做着测温、扫码、问询等各项工作。早在2020年,张东便志愿报名参加了当地的防疫工作。受当时触动,他在多方帮助下注册了和县“仁爱公益”志愿者协会。今年,随着“志愿者招募倡议书”的发布,他们又第一时间投入紧张的防疫工作中。

  疫情之下无“外”人。众志成城,微光聚力,警察蓝、志愿红、网格绿、医疗白……构筑成疫情防控的坚固“围栏”。 (郭彤彤)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春新民大街开街迎客

  • 科学报国 从“新”开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