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马鞍山博望区:“转产”就业有出路,渔民生活有保障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马鞍山博望区:“转产”就业有出路,渔民生活有保障

来源:马鞍山市博望区区委宣传部2022-02-18 16: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深入贯彻落实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在鼓励退捕渔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同时,积极推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两到位”,促进退捕渔民稳定就业。

安徽马鞍山博望区:“转产”就业有出路,渔民生活有保障

  今年26岁的聂二萍是博望镇博望社区居民,作为一名年轻的上岸渔民,她的就业意愿非常强烈。2020年,在博望社区退捕渔民帮扶驿站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聂二萍应聘进入安徽天坛重工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担任出纳一职,工作中,她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并在区人社部门的帮助下于当年11月成功申请到了3000元的退捕渔民小微企业就业补贴,让她备感温暖。聂二萍告诉记者:政府的退捕安置保障政策,让我退捕不退步,工作有落实,家庭收入也翻了好几番,现在的我生活很幸福。

  为做好退捕渔民就业创业,博望区通过建设退捕渔民集中地就业驿站,为退捕渔民提供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服务,多举措帮助退捕渔民就业创业。同时,定期核查安徽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实现就业情况动态更新,为失业的退捕渔民及时推荐就业岗位,帮扶其稳定就业。

安徽马鞍山博望区:“转产”就业有出路,渔民生活有保障

  记者来到博望镇博望社区退捕渔民帮扶驿站,采访负责人陶晖,他表示:我们充分发挥退捕渔民帮扶驿站作用,加强沟通联系,实现渔民基本情况清、技能水平清、就业意愿清、培训需求清、参保情况清。截止目前,我们驿站已经推荐就业岗位1000多个,实现就业458人。

  在扎实做好渔民就业工作的同时,博望区还积极鼓励渔民转产转业、自主创业,作为第一批上岸的渔民,今年41岁的丁治白在长江流域实行退捕禁捕政策之后,凭借自己的聪明肯干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积极自主创业,在博望镇三杨农贸市场开起了属于自己的杂货店,主要从事生活用品和仿真花销售,每年能有30万多的营业额,开启了新生活。在区人社部门的帮助下,2021年6月,丁治白成功申请到了5000元的退捕渔民首次创业补贴。丁治白对记者说:从水上转到岸上后,我们的生活也感到明显的改善,幸福感、获得感也感到越来越强,干事创业动力也越来越足了。

  2021年以来,区人社部门多次深入村(社区)开展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宣传,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详细解读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积极申报安置保障补贴。2021年,共为315名退捕渔民发放小微企业就业、首次创业等安置保障补贴共计148.49万元。截止目前,博望区退捕渔民需转产就业人数1410人,已全部实现转产就业。

  记者采访了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陶世鹏,他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退捕渔民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服务,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加强对大龄、就业困难退捕渔民的就业援助力度,为渔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不断提升退捕渔民就业创业质量。

  (张鹏 李菲菲 吴基萍)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盘锦段主线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2025-06-24 09:4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06-24 04:50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06-24 05:00
从国铁集团获悉,近期,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
2025-06-24 05:00
构建新农科人才“四新”培育目标体系。
2025-06-24 03:45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基因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改善近端肢体的血液流入,从而改善单个血管小体中的血液再分。
2025-06-24 09:31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