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奋力夺取制造业三年倍增“开门红”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奋力夺取制造业三年倍增“开门红”

来源:南京日报2022-02-11 23: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月8日,马鞍山市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启动大会向全市释放了“坚定工业强市不动摇”的鲜明信号,发出了制造业三年倍增的“动员令”。紧接着,《雨山区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出台,剑指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4年全区新增产值500亿元以上、增加值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9%,确保实现三年翻一番。

  今年是制造业三年倍增的首战之年、开局之年、突破之年。当前,雨山的区位、生态、产业、人才、创新、作风“六大优势”加速释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期。雨山区将迎着这新春的“号角”,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紧紧围绕三年倍增这个关键,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奋进姿态,奋力夺取制造业三年倍增“开门红”。

  图为总投资23亿元的深圳科技工业园(马鞍山)分园项目,2021年3月签约,同年7月开工,当年招商、当年封顶、当年企业入驻。

  一批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相继签约并开工。图为总投资20.6亿元的中钢5G通讯及特种新材料智造项目。

  钢城融合结出喜人成果。图为总投资20亿元的飞马智科智能装备及大数据产业园项目,获评为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雨山区。图为总投资20亿元的音飞智能化储存设备生产基地项目竣工投产。

  新春吹响了三年倍增的“号角”,制造业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智”造赋能,产业谋“变”

  作为马鞍山市的主城区之一,雨山区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制造业一直处于全市第一梯队。2021年,全区固投、战新、技改等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市,特别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3%,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居民人均收入稳居安徽省第一。

  制造业发展增速不断加快是雨山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就在雨山区刚刚结束的“新年第一会”中,该区就提出要形成制造业“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企业梯队,而兼具发展潜力和产业优势的雨山区,要实现“三年倍增”,技术改造促产业赋能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三年倍增”,产业谋变,这与中钢天源当下的理念不谋而合。

  作为雨山区最大的磁性材料企业,中钢天源通过20年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年产5000吨新能源电池用四氧化三锰、4.5万吨软磁用四氧化三锰、5000吨软磁元器件、2000吨稀土永磁和2万吨的铁氧体永磁等生产规模,形成了以磁性材料、磁器件、钢丝及金属制品、质检信息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材料供应商,单主营产品四氧化三锰一项便占行业的40%。从利润和规模来看,中钢天源可以达到国内行业前十水平。

  不过,这仍与中国宝武提出的“百亿营收、十亿利润”目标有着不小差距。

  好在,中国宝武托管中钢集团为中钢天源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风口”。“磁性材料主材之一就是铁元素。由于宝武拥有巨大的资源调动能力,对上游资源赋能,所以可以对我们整个磁性材料的产业链进行补链强链,从而带来巨大营收。”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刚说,面对“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中钢天源也将积极响应。通过投资建设面向于新基建的5G新材料产业园,在磁性材料、金属制品产业里进一步扩建,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取三年后实现产业翻番、效益翻番的目标,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新材料企业。

  技术改造是制造业倍增的坚实基础。如今,雨山区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响应“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围绕两大主导产业,雨山区全力打造智能装备(机器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磁性材料)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通过增资扩能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推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推动形成230亿元以上的产值增量。

  从“招大引强”到“雁阵效应”

  在2021年的成绩单上,不难看出雨山区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招大引强”的身影。特别是先后引进宝武特冶、南京迈拓等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深圳科技园、中钢5G等20亿元以上项目3个。

  抓“龙头项目”逐渐成为雨山区招商引资的共识。

  在《雨山区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这样的案例正在被不断“复制”:雨山区要重点实施“三大百亿级龙头项目”,即:一是以投资百亿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为引领,加快推动20.6亿元的中钢5G、10.6亿元的南京迈拓等58个项目开工建设,23亿元的深圳科技园、15亿元的宝武特冶等67个项目竣工投产,20.5亿元的南京泉峰(一期)、20亿元的飞马智科、南京音飞等36个项目投产达效。拉动全区固投增速1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20%以上,促进两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确保全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三年超过200亿元,形成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发展格局。二是推动总投资101亿元的向山地区综合整治十大工程44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加快推动小南山矿区治理、凹山湖生态绿心等重点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三是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00亿的阳湖新城片区,同步加快棚改旧改、四合一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

  “双招双引”的核心是招大引强,这是实现制造业倍增的最大增量,同时也能加快实现一个项目“链”出一片产业。

  在这一点上,雨山区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紧盯宝武集团、深业集团、中钢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持续扩大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天地软件园等为核心的长三角园区共建成果,不断拓展以深圳科技园为核心的珠三角园区深度合作,立志再引进一批标志性的龙头企业。通过聚焦“大项目”发力,带动产业链上的更多配套企业落地,促进制造业产业延链强链。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更是制造业倍增的主力军。雨山区紧抓腾笼换鸟加快推动园区创新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能级大跃升。未来三年,雨山区将加快打造以泉峰汽车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向山产业集聚区和以宝武特冶为龙头的三台产业集中区两个新增长极,形成“一区四片多园”的新发展格局。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加快构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新兴主导产业生态圈。聚焦全市“1+3+N”产业集群升级版目标,着力打造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市级功能性材料产业集群。确保三年内,功能性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70亿元,为全市打造千亿级园区做出雨山贡献。

  当好“店小二” ,构建亲商安商新高地

  在安徽省项目建设考核和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排名中,雨山区分别列县区第5名和10快区第2名,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行列,连续四年包揽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四送一服”和“四最”营商环境先进集体等四项全部荣誉。

  这样的成绩靠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当然也离不开雨山区亲商安商富商护商的“店小二”精神。

  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雨山区形成了专门的服务班子,当好“企业秘书”,为企业尽快落地扫清障碍、打好基础。在要素保障方面,雨山区大力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形成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遍地开花”的良好产业生态。

  针对市、区两级的各类产业政策重复庞杂,普遍存在奖补资金“撒胡椒面”的情况,雨山区提出要聚焦制造业三年倍增,全面梳理总结相关政策,加大政策整合清理力度,让有限的资源更多投向优质企业和项目,发挥出最大效益。

  大力培育龙头领军企业也需要政府有效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从而逐步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广阔、规模效益突出、竞争力优势明显的龙头领军企业。雨山区提出,将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参股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用三年时间,至少培育出1户营业收入达100亿级的龙头企业。同时,畅通金融活水,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中小微企业,鼓励小微企业上规模。

  项目落地还要留住人才。未来三年,雨山区将加快建设创业城区,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创新团队、技能人才和大学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加速推动青网科技孵化器、皖江工学院创客空间等一批创业平台建设,让雨山成为更多人才的心仪之地和创业沃土,为雨山区制造业发展“留住青山”。

  (图文供稿:雨山区委宣传部)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 走进南博会旅居云南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