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5日,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简称:浙财监管智库)、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监管专业委员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监管学科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公用事业与政府监管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等150余人齐聚一堂,就政府监管效能提升与公用事业改革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研究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史丹研究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浙财监管智库首席专家王俊豪教授等嘉宾出席。论坛开幕式由王俊豪教授主持,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教授主持。
史丹研究员作开幕式致辞演讲。她在发言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稳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与常住人口相匹配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为新时期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指明了方向。史丹还围绕“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作了专题演讲,系统阐释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准公共属性、建设意义及推进路径,强调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江必新教授以《关于优化政府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的几点思考》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从法治视角系统梳理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对行政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剖析了当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碎片化、能力不足、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协同高效监管格局、推进监管法制化等具体路径。
仇保兴研究员发表了题为《第三代系统论视角的电网创新方向初探》的主旨演讲。他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电网系统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提出应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主体作用,推动能源系统从“中心控制”向“多元互动”转型,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
专题演讲环节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原一级巡视员刘贺明主持。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多个关键领域发表演讲: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邵益生研究员作题为《水公用事业监管的盲区与代价》的演讲;中国公园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原主任刘佳福研究员作题为《以规划监管改革创新推动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秀智教授作题为《中国房地产经纪平台特征与监管策略研究》的演讲;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冯中越教授作题为《标准规制能提高城市公用事业韧性水平吗?》的演讲;中国公园协会秘书长助理兼行业发展部主任蔡文婷正高级工程师作题为《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与监管政策优化》的演讲;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唐要家教授作题为《创新不确定性与人工智能监管创新》的演讲。
本次论坛聚焦公用事业监管效能提升与治理现代化,为推动我国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体系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碰撞与政策参考。参加本届论坛的专家学者来自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公园协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电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石油、中国华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日报、光明网、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方工业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湘潭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研究院,浙江省登峰学科-应用经济学,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协同创新中心,浙江财经大学战略性学科团队-政府监管理论与政策研究,浙江省现代政府监管研究院,《政府监管评论》编辑部联合承办了本次会议。(张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