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告别“拎马桶”!上海三十年接力塑“人民城市”新坐标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告别“拎马桶”!上海三十年接力塑“人民城市”新坐标

来源:新华网2025-11-19 09:28

  新华社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郑钧天、唐斯琦)上海最后1万余户家庭告别“拎马桶”!坚持不懈推进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工作,历时三十多年的“民生工程接力”,在这座超大城市画下温暖句点。

  今年9月底,徐汇区漕溪三村的两幢“小梁薄板”住房被拆除重建后竣工交付,项目实现了居民100%同意。“终于住进有独立卫生间、厨房和阳台的新家了,周边配套也更完善了。”老城厢里的爷叔阿姨们说。

  拼版照片:上图是改造前的漕溪三村小区居民共用厨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下图是拆除重建后的漕溪三村小区室内独立厨房和卫生间(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城市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在杨浦区控江路1039弄,张忠一家四代九口人曾挤在18.4平方米的房间里,马桶就安放在离地铺不远的角落。弄堂里的居民们清晨“拎马桶”的生活延续了几十年。

  从破解“如厕难”这一具体难题,到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这场久久为功的接力,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最好注解。

  10月23日,愚园路1407弄小区居民李老伯站在自家改造完成的独用卫生间门口。愚园路1407弄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小区,其采取抽户改造的方式,为居民增设独立卫生设施。新华社记者方喆 摄

  超大城市旧改攻坚难在哪?中心城区普遍空间局促、密度特别高,面对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双重目标,上海探索“抽户搬迁+保护性修缮”等模式,在“螺蛳壳”里做民生“道场”。

  在黄浦区贵州路一处风貌保护街坊,施工队长形容改造如同“微创手术”:“在宽度不足60厘米的楼梯转角铺设管道,每次只能推进几厘米。”

  超大城市治理的智慧在哪?在改造中一诺千金的重,一针一线的细,融入天井里的商议、弄堂里的共识。

  为化解82岁独居徐阿姨的担心,定海路街道干部带着卷尺上门十余次,在狭小的厨房里一寸一寸测量,承诺“保证留出一米宽通道,绝不影响您走路”。两个多月后,徐阿姨摸着崭新的卫浴设施流下泪水。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一个个“方寸之地”的改造,让老弄堂焕发新生机。

  城市改造,大与小、建与管、古与今,无不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虹口区瑞康里改造,提供多元选项,愿意搬的、愿意留的,都能找到称心法子。黄浦区长乐邨老人多,从加装安全扶手到优化卫浴布局,居民的“金点子”照亮了旧改的每个角落。进贤路138弄,原有建筑中2幢有历史价值的马棚房被保留改造,其余房屋拆除后形成社区公共服务空间,满足居民散步、休闲需求。

  10月23日拍摄的拆除重建后的漕溪三村小区居民楼外景。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城市更新在持续推进。目前,全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超9000台,4000余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焕发新生;“一江一河”岸线贯通超100公里,“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养老、托育等服务触手可及。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当最后一只木马桶退出历史舞台,上海用三十多年的实践印证:城市现代化的成色,不在摩天大楼的高度,而在民生幸福的温度。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