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耀太行·红土巨变|乡宁:能源重镇焕新出发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光耀太行·红土巨变|乡宁:能源重镇焕新出发

来源:央广网2025-10-10 09:18

  【编者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展示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推出《光耀太行·红土巨变》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

  央广网临汾10月7日消息“古大夏地。周初曰鄂,唐叔始封居此。”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因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记忆,至今仍被史学界称为“夏墟”“古大夏地”。

  除了厚重的历史,地处吕梁山南麓的革命老区乡宁县也曾被烽火硝烟所浸染。这里曾是晋西南革命重心和抗战大后方,中共乡吉特委旧址、213旅部驻地、烈士湾等红色印记,至今讲述着乡宁人民不屈的抗战故事。

  山乡宁静,岁月流转。

  新的奋斗征程中,乡宁在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赛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加速度”。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12.7%,领先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之笔,正在鄂邑大地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一山一酒一壶”新名片

  煤炭一度是乡宁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与立县之本,如今,文旅产业正在跃升为这片土地的“绿色未来”。

  近年来,乡宁锚定“山乡宁静、康养福地”品牌,把沿黄文旅的优势,揉成了“大美云丘一座山、戎子干红一瓶酒、紫砂文创一把壶”三张响当当的名片,让游客“为景而来、为味停留、为艺心动”。

  乡宁云丘山冰洞群犹如仙境(央广网发 云丘山景区供图)

  2024年全县A级景区接待游客193.13万人,同比增长13.74%,门票收入4080.57万元,同比增长13.12%,经营总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43%。2023年,乡宁被认定为山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全国魅力之城——好景好物城市。今年以来,又相继获评“2025年度文旅融合榜样城市”“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单”31名。

  从引客到留客,乡宁以特色民宿开启了文旅发展的新篇章。“景区共有6处酒店和民宿,暑假期间都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7月、8月游客量同比上升40%。”云丘山景区副总经理王贵彦告诉记者,其中,依托百年窑洞群改造而成的康家坪民宿,获评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成为山西省文旅标杆。

  乡宁以特色民宿开启了文旅发展的新篇章(央广网发云丘山景区供图)

  今年暑期,乡宁的文旅不仅花式“宠”客又助农增收——云丘山景区推出“10万斤西瓜免费吃”活动,从周边农户手中集中采购10万斤新鲜西瓜,既让游客在登山消暑时尝到了乡宁瓜果的甘甜,又帮农户打通了销路,实现了“游客开心、农户增收”。

  山是风景,果也是风景。戎子酒庄将5800亩葡萄园变成风景线,打造出“种植—酿造—观光”全产业链,成为农文旅融合的典范。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酒庄里的“古韵庙会”总是热闹非凡:游客可以亲手采摘葡萄、体验酿酒工艺,还能在酒窖里品鉴年份红酒,沉浸式感受“晋南葡萄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乡宁紫砂陶是乡宁的“文化底气”之一(央广网记者 张洁摄)

  “南有宜兴紫砂壶,北有乡宁紫砂陶”,6000年制陶史、20亿吨陶土储量。如今,规划占地2000亩的紫砂陶小镇已吸引十余家企业入驻,建成25套大师工作室,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小镇核心产业直接带动千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不止“三张名片”,乡宁的文旅产业多点开花:峰岭景区、乡宁古城、龙鼻新村、谭坪农业公园、昱德新庄园、才子庄园等旅游新地标加速成型,云丘山“UTMB”越野赛、黄河520汽车越野赛乡宁站赛事、“K歌云丘·唱游仙境”全民K歌村晚、“梦回西游·奇妙戎子”夜游嘉年华、首届空心月饼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这座“能源之城”,正以更年轻、更鲜活的姿态,成为游客心中的“宝藏目的地”。

  矿山“焕智”升级

  乡宁是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据统计,乡宁煤田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78%,探明储量153亿吨,可采储量107亿吨。目前,全县共有矿井23座,设计年产能3000万吨。其中,生产矿井17座,核定产能每年2210万吨。产量、工业增加值均为临汾市第一,位居山西省前列。产出的主焦煤因“低硫、高发热量”成为钢铁行业的“香饽饽”。

  作为国家重点产煤县,乡宁县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煤矿本质化安全水平。从顶层设计展开“运营一大脑、信息一张网、数据一片云、资源一张图、控制一平台”的“五个一”布局,采取政府引导、部门主导、社会参与、主体落实、企业建设五级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断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智”的飞跃。

  截至2024年底,乡宁地方监管煤矿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9处,台头煤焦、德通煤业、华晋吉宁、东沟煤业、裕丰煤矿、华宁焦煤、韩咀煤业7座煤矿率先建成智能化矿井。

  乡宁县正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央广网记者 张洁 摄)

  “2023年矿井开始智能化改造,2024年10月被评定为中级智能化矿井,综采工作面每班次降低到10人,部分场所实现了无人值守。”山西乡宁台头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小峰向记者介绍,智能化建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台头煤焦综采工作面人均工效由60吨/人提高到100吨/人;材料消耗由5.74元/吨降低至5.50元/吨。

  在乡宁,智能化不仅带来了效率提升,更为矿山增加了一道智能安全防火墙。

  在山西华晋吉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铲板式搬运车和支架搬运车分别安装了雷达探测系统及360度全景影像系统,为车辆打造无死角的安全保障,有效提升了井下特种车辆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在山西乡宁焦煤集团东沟煤业有限公司,通过在工作面构建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资源再配置的最优解,让以前的全人工操作,变为全过程机械化。

  “智能改造”赋能煤炭生产提质增效,2024年,乡宁县煤炭产业税收同比增长22%。

  如今,乡宁正全力打造“多元能源”布局,建设年产3000万吨级的煤炭基地和年发电量10亿度的风光新能源基地,在这座老能源基地里,“绿色低碳”的新质生产力正春潮澎湃。

  黄土坡上结出“振兴果”

  乡宁紧邻黄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如今,乡宁在现代农业的赛道上持续“深耕”,促进全县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焕发新颜、农民得到实惠。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龙鼻村,空气中满是苹果和葡萄的香甜。“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了!全村5000亩地中,3000亩种植苹果,1000亩种植酿酒葡萄,1000亩种杂粮。种植苹果和葡萄,给村里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龙鼻村党支部副书记闫东旗对记者说。此外,村里开发了冷水鱼养殖、中草药鸡蛋、立体种植草莓等项目,每年的村集体收入能达到50万左右。

  乡宁正大力发展以葡萄酒酿制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央广网记者 张洁摄)

  提起葡萄种植,闫东旗笑得合不拢嘴,“村里跟戎子酒庄合作种植酿酒葡萄,订单化生产,酒庄技术员定期会组织种植户培训,还建立了‘葡萄种植微信群’,啥时候打药、留多少芽,群里一说就明白,村民不用操心种植,也不愁销路。”

  近年来,乡宁大力发展以葡萄酒酿制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戎子酒庄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酿酒葡萄近6000亩,研发四大系列20余款产品,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4万元左右。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龙鼻村,是乡宁县倾力打造乡村振兴县域样板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村庄,正在摸索出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

  乡宁驼涧村发展“黄粉虫—蛋鸡—果园”循环农业(央广网记者 张洁摄)

  驼涧村“黄粉虫—蛋鸡—果园”的循环农业,让百姓找到致富的新路子。“果园里的鸡吃黄粉虫,鸡的粪肥滋养果树,果园的次果、落果加工成黄粉虫饲料,这就形成了生态养殖的经济闭环。”乡宁县昱德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艺达介绍,村中的黄粉虫养殖基地里,不仅每月产出8吨虫干全部出口,还将黄粉虫饲料分发给村民,并培训养鸡技术,产出的黄粉虫鸡蛋每颗能卖到1.5元,成为百姓增收的“金蛋蛋”。

  而在吕梁山深处,翅果油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目前,乡宁的翅果油种植规模达13.5万亩,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4个乡镇21个自然村200余户农户就业增收。

  如今,乡宁已有33个“特”“优”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11个省级、10个市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认定“乡宁农匠”“营销达人”25人,17种农产品入选“晋品”“圳品”“临汾优选”行列,评选创建庭院经济661户,双鹤乡红凹村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从龙鼻村的葡萄园到驼涧村的循环养殖场,从戎子酒庄的葡萄长廊到吕梁山的翅果油林,乡村振兴的种子,正在这片黄土上开花结果。

  总策划:韩文

  监制:张洁

  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 尹琳岑(见习)

  指导: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

  鸣谢:中共乡宁县委宣传部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 节后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