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江共治,三省同巡:守护长江的江西答卷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一江共治,三省同巡:守护长江的江西答卷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5-10-09 08:20

  “注意观察右前方那片水域,上周我们就是在那里发现了可疑船只。”来自湖北黄梅的民警王锦冬提醒道。他的身旁,安徽宿松的民警李明正在用执法记录仪拍摄水面情况。这支由江西牵头,湖北、安徽和长航公安干警共同组成的“一江三省四警”长江联合执法队,如今已成为长江水域的常态巡防力量。

  “有了三省队友并肩作战,我们再也不用受制于管辖边界,执法效率大大提升。”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副支队长叶亮一边查看电子地图,一边与两省队友交流巡查重点。

  这样深度融合的跨省协作,在3年前还难以想象。

  制度创新:从“九龙治水”到“一江同治”的变革之路

  长江江西段152公里水域,横跨赣、鄂、皖三省,流经四市十二县。这里水情复杂,省界交错,曾是执法的“痛点”。暴利让非法采砂分子铤而走险,他们利用省界水域的管辖盲区流窜作案,互相打掩护。

  “眼睁睁看着他们越过省界扬长而去,我们却只能停下追击,那种无力感至今难忘。”叶亮回忆道。

  多年的实战让执法队员们形成一个共识:“单打独斗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违法分子可不会在意什么省界市界,我们必须打破地域壁垒。”

  痛定思痛,一场深刻的执法体制改革拉开序幕。2022年,江西公安机关推动建立“一江三省四警”警务协作新机制,九江市公安局与湖北黄冈、安徽安庆及长江航运公安局实现深度协作。四地警方集中办公、统一管理、联勤巡逻、联合执法,完成了从“各管一段”到“共治一江”的历史性转变。

  与此同时,江西在全国首创鄱阳湖生态警务机制。截至目前,已在沿江沿湖建成18个生态警务室,实现公安、渔政、水利、林业、交通运输5部门集中办公、统一管理。

  “过去是‘九龙治水’,现在是‘一龙管江’。”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浔阳江大队四级高级警长张国斌这样概括。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长江江西段非法采砂实现零发生,较2015年日均一起的发案率,呈现断崖式下降。制度创新的强大驱动力,于此可见。

  科技赋能:从“人海战术”到“智慧天眼”的跨越升级

  在长江联合执法队的趸船上,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长江江西段的每一个角落。这套被称为“水域治理三张图”的智慧管控系统,包括治安态势感知图、风险隐患图和可用资源图,构成了水域治理的“智慧大脑”。

  “过去主要靠船巡、车巡,现在靠大数据研判。”民警吕迪介绍,任何异常行为都逃不过系统的“火眼金睛”。

  4月23日23时,系统的雷达光电模块推送了一条船舶离岗预警信息。值班民警立即调看光电探头实时画面,发现一艘小船上人影绰绰,两人正疑似进行非法捕捞。

  “当时湖面光线极暗,加上水面广阔、湖汊纵横,贸然抓捕风险很大。”吕迪回忆。民警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调阅进出该水域的所有卡口探头影像,很快锁定一辆装运水产品的微型货车有重大嫌疑。

  通过对车辆实时动态跟踪,执法人员精准布控,成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现场缴获渔获高达1200余斤。从系统预警到人赃并获,一次利用暗夜掩护的非法捕捞,在立体监控与大数据研判下无所遁形。

  系统背后,是1800余个高清视频探头、无人机警航联队和智慧管控平台构成的立体化防控网。这些科技装备实现了对重点水域24小时不间断监控,形成了“水面巡、网上查、岸线防、空中飞”的全方位防控体系。

  科技的力量在应急救援中同样大显身手。今年3月15日,九江武宁县发生溺水事件。“我们最近的警力需要20分钟才能到达,但通过系统调度,渔业公司救援船2分钟就赶到了现场,成功救起落水者。”吕迪说。

  然而,科技手段再先进,也离不开人的坚守。水警队员们依然保持着每年100多天在船上工作的节奏。“夏季舱内温度高达50摄氏度,冬天江面寒风刺骨,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叶亮说,“科技让工作更高效,但巡逻值守的基本功一点都不能丢。”

  民心守护:从“捕鱼人”到“护渔人”的温暖转型

  在永修县吴城镇,退捕渔民郭玉强的人生在2020年迎来转折。长江禁捕令下,这个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汉子,通过考核成为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的一名辅警。

  “以前在江上讨生活,收入看天,危险系数高。现在穿上这身制服,心里特别踏实。”郭玉强说。不久前,他还凭借对水域的熟悉,参与救助了一只被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郭玉强的转型,是江西公安机关创新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江西省已有1200余名退捕渔民加入巡护员队伍。90余人通过考核成为辅警。这些昔日的“水上通”,如今变身“水卫士”,成为守护长江的重要力量。

  “禁渔不能让渔民失去生计。”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支队长龚健说,“我们要让他们在保护中受益,在受益中保护。”

  与此同时,江西公安机关积极推动协同沿江沿湖党委政府加大政策扶持,确保退捕渔民补偿资金和社会保险全部落实到位。各地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等替代产业,帮助退捕渔民实现转产转业。

  夕阳西下,巡逻艇缓缓返航。叶亮的对讲机里传来当日的工作通报:“今日交界水域,零发案。”

  23年的水警生涯,让叶亮见证了长江从“病痛”中苏醒的过程。“江豚回来了,水更清了。有时巡逻时看到它们跃出水面,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从制度破壁到科技赋能,从民心所向到长效常治,江西公安用忠诚与智慧,在万里长江的江西段,书写了一份“守护答卷”。在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执着。(记者 刘佳敏)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