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产教评融通照亮就业之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产教评融通照亮就业之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28 08:27

  广东推进院校、企业深度协同

  产教评融通照亮就业之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本报记者 洪秋婷

  早上8点20分,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2022级服装设计与品牌策划五年制班的陈诗诺来到教室等待上课。

  “这门课是服装设计和版型技术,老师是企业导师,教我们服装3D设计。课堂中的设计如果被采用还会有奖学金。”陈诗诺告诉记者。

  50分钟的课堂时间过得很快,3D虚拟制版、AI效果绘制、时尚成衣拍摄……“学习中,我接触到服装设计行业最新的技术、潮流与企业的要求,对未来就业更有信心了。”陈诗诺说。

  今年7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提出聚焦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使用需求,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为劳动者特别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初次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服务。

  相关院校、企业深度协同,服务青年更好就业。

  院校“微专业”课程改革,对接发展新需求。

  “以往,部分传统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和企业需求的匹配度不够高。”广州市技师学院副院长陈实说,“因此我们结合工学一体课程加强微课程建设,每年各产业系递增1—2个新专业。”

  “微专业”课程改革以“主专业+辅修模块”为路径,加强校企协同育人,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我们原来有一批汽车交通类专业的同学,就业已经往飞行器方向转变,学校提前换道进行专业建设,将竞赛、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融合。”陈实说。

  “订单班”等培训,让人才与岗位更适配。

  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广东鼓励相关企业拿出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学生学徒培养。一方面,让企业深度参与产业人才的教学、实训等培育环节;另一方面,也让青年群体能够直通优质就业岗位。

  今年夏天,贵州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杨亚军进入链主企业广州工控集团下的孚能科技“订单班”实习,在产教评一体化培训中锻炼技能,获评职业技能资质。“我已初步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后续将进一步锻炼技能。”杨亚军对未来很期待。

  来到广州希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内,面向供应商和院校的人才培训正在进行。“作为一个新工种,培训还原了真实的服装质检工作场景,通过培训后我可以快速上岗。”“服装质检员”在培学员黄诺拉说。

  在库卡机器人实训现场,产教评一体化试点培训班100多名首期试点班的学员,学习机器人结构以及功能、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系统运维等课程。据了解,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可以直接签订跟岗实习协议,实现“无缝”上岗。

  以赛促练、以赛促培,助力人才长远发展。

  “在备战大赛过程中,我学到了编程这一新技能。”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光电技术项目参赛选手林家乐说,新技能未来可以在灯光设计师、调光师等岗位上发挥作用。

  “参加技能竞赛对我的实操能力有很大提升。技能与工作接轨,能够更好对接日后的岗位,为我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智慧安防技术项目参赛选手林威说。

  “广东大力支持职业技能竞赛,注重业务生产技能,以赛促练、以赛促培,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竞赛标准。通过竞赛直通渠道,打破学历、资历等限制,助力职业发展跃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6月,《广东省“技能照亮前程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广东将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类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有者150万人次以上。

  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学校出学生、出教师、出资源,政府出政策、出服务、出管理。目前,广东已遴选171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了比亚迪、格力、小鹏汽车、库卡等一批制造业企业成为产教评链主企业,共同建设一批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培训模式,不断深化产业需求、教学培养、人才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建设。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进入建成通车倒计时

  • 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