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常州戚墅堰街道:“圩你想”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打造物业纠纷化解新样本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江苏常州戚墅堰街道:“圩你想”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打造物业纠纷化解新样本

来源:光明网2025-09-25 10:54

  在江苏省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有一个建成于2008年的老小区——荷花苑。和全国许多老旧小区一样,它曾长期被物业纠纷所困扰:物业服务不到位、业主抱怨连连、公共区域管理混乱、物业费收缴困难……这些看似琐碎却直接关乎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日复一日地消耗着社区的温度与和谐。

  然而,如今走进荷花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有序的停车、友好的邻里氛围。居民们脸上多了笑容,社区里少了争吵。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圩墩社区创新推出的“圩你想”物业纠纷预防化解项目。通过“预防-调解-长效”全链条治理机制,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重塑了社区的信任基础和文化生态,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圩墩经验”。

  老旧小区典型困境:从物业矛盾到信任危机

  荷花苑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物业管理理念滞后,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60岁的居民刘阿姨表示:“之前物业公司服务标准不透明,很多问题反映多次都没人解决。比如楼道灯坏了半个月都不修,绿化带成了私人菜园,停车位更是天天抢。最让人头疼的是,出现问题后,物业和开发商互相推诿,我们业主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物业公司也有苦衷。物业经理糜嘉坦言:“作为已经在这里服务多年的物业,随着居民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我们确实有些能力跟不上。”

  业委会履职不到位同样是痛点。业委会成员多为兼职,缺乏专业知识和激励机制,难以有效监督物业公司,更无法代表业主争取权益。前任业委会成员李师傅回忆说:“我们都是兼职的,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很难全身心投入到业委会事务中。加上缺乏专业知识,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类问题并非个例。在全国范围内,老旧小区普遍面临物业纠纷高发、调解难度大、容易反复的困境。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挑战。

  “圩你想”模式:全链条治理,多方共治破题

  面对难题,圩墩社区没有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系统治理的角度出发,打造了“圩你想”物业纠纷预防化解项目。该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通过“发现-研判-调处-回访”闭环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于未发、解于及时”。

  社区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和网格员组成的7人“民情考察团”,分片巡查小区,及时发现潜在矛盾。考察团成员、老党员王建国说:“我们每天在小区里巡查,看到路灯不亮、垃圾堆积、车辆乱停,就会第一时间上报。很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解决了,避免了更大冲突。”

  社区还建立了“社区—物业”直线沟通群,实现信息实时同步、在线研判、分级处理。尤其是对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优先响应、快速对接。社区工作人员徐丹介绍说:“我们在群里实行‘首接负责制’,第一个接到问题的人要负责跟踪到底。同时建立了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红色表示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响应;黄色表示一般问题,3天内处理;蓝色表示建议类问题,一周内回复。”

  对于已经发生的纠纷,社区创新推行“三级调解”机制:一级调解由“银邻瞭望团”和物业人员现场处理,24小时内解决简单纠纷;二级调解针对复杂问题,由社区调解委员会组织专题会议,7个工作日内制定方案;三级调解为无法调解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降低居民诉讼成本。

  “银邻瞭望团”由10名退役军人、退休党员干部和居民小组长组成,他们熟悉民情、威望高,成为调解现场的“稳定器”。团长常阿姨说:“我们这些老同志在小区里住了十几年,大家都认识,说话有分量。有时候物业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上门聊聊天、说说道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社区引进了常州市众柴公益研究和发展中心,为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指导。该机构负责人朱珕佳介绍:“我们为社区提供专业的调解培训,帮助建立标准化调解流程。每场调解都要明确参与主体、矛盾焦点和处理方式,并监督执行,形成闭环。”

  社区还创新运用“2+N”联合调解模式,即由街道物管科、社区党总支牵头,组建涵盖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物业单位、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等多元主体的矛盾调解队伍,形成调解合力。

  社区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物业公共收益进行审计,定期督查服务质量,建立“社区—业委会—街道”三方监督机制。新上任的业委会主任蒋敏志表示:“现在我们每月对物业公司进行考核,还要对已化解的矛盾进行回访。确保问题真正解决,不反复。

  社区还建立了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从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对物业公司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物业费收缴率挂钩,形成良性循环。

  法治德治并举:文化浸润提升社区温度

  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社区注重德治教化,通过文化浸润提升居民素养。围绕《常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开展普法讲座,举办“家”文化道德讲堂,营造“崇德向善、邻里和睦”的社区氛围。

  热心小区事务的社区居民李阿姨感慨地说:“以前大家自扫门前雪,现在通过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邻里之间的关系融洽多了。

  社区还创新普法形式,举办“有奖竞猜”“亲子活动”等,有效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

  项目实施以来,圩墩社区物业纠纷数量下降3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超过95%。通过“2+N”联合调解模式,社区联动公安、消防、城管等多部门化解复杂矛盾,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圩你想”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群众力量的广泛参与。圩墩社区党支部书记费颖表示:“老百姓最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我们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居民成为治理的主角。”

  此外,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也是关键。通过法律规范行为,通过文化浸润人心,从根源上减少矛盾产生。

  下一步,圩墩社区将继续优化“圩你想”模式,拓展调解队伍、简化调解流程,并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至更多小区。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杨永清表示:“我们希望‘圩你想’不仅能解决物业纠纷,更能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一个样板,让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常戚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