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刘桥镇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或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或驾驶网约车沉稳前行,或穿梭于村居投递包裹。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看似平凡,却在各自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故事,成为推动城市发展、传递社会温暖的重要力量。
群众口中的番薯哥:外卖路上的温暖印记
在刘桥镇刘桥社区,外卖员费志兵有个更温暖的名字——“番薯哥”。这个带着烟火气的称呼,源自他3年前在街角支起的烤番薯摊。2024年,为照顾中风的父亲,他特意选择弹性工作制的外卖行业。清晨六点,厨房里都会准时响起高压锅的嗡嗡声,那是他在为父亲准备早餐。待帮父亲擦拭身体后,他便套上外卖工作服开始忙碌的一天。社区的14个小区,111幢楼栋,早已化作他脑海中的立体地图,他总是用最优的送餐路线在楼宇间穿梭,最高记录的一天完成了132单配送。面对个别顾客的误解,他总是笑着递上保温袋:“您先尝尝,不好吃我重新买单”。尽管生活充满了挑战,但他的这份豁达始终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方向盘上的使命延续:网约车里的军魂温度
30岁的吴圣圣是一名退伍九年的老兵。2023年初,他选择在网约车行业继续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每日出车前,他总会用毛巾反复擦拭座椅缝隙的灰尘,将空调温度调至最适宜的状态,还贴心地为乘客准备了纸巾和矿泉水。去年11月的那个雨夜让他记忆犹新,即将收车时接到了一位母亲的求助,高烧39度的幼儿急需送往医院治疗。他立即调转车头,在瓢泼大雨中以最短时间抵达目的地,又抱着浑身滚烫的孩子在急诊大厅飞奔,直到孩子打上点滴、顺利退烧后才悄然离开。“开车是我的爱好,而服务乘客就像延续军旅生涯中的使命感。”吴圣圣的眼中闪烁着坚定。2024年10月10日,他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烈日下的炙烤见证:快递小哥的责任担当
连日来高温持续,网购需求激增,37岁的邮政快递员于锋锐作为新就业群体中的一员,坚守在配送一线。从事快递工作7年的他,负责刘桥镇的三个村居。他每天清晨7点到岗,分拣派送200多件快递,驾车100公里,直至傍晚6点半收工,七年保持着“零延误”,黝黑皮肤便是烈日下奔波的见证。7月下旬起,当气温计的红色指针越过40度大关,于锋锐的工作服总会浸出盐霜,但他坚持顶着高温加紧投递高考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为高考学子送去“登科之喜”。他服务周到,主动帮客户搬运重件;对同事热心,春节主动调班让外地同事回家团圆。于锋锐和众多新就业群体一样,用汗水与真诚在平凡岗位上彰显担当。(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