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建筑业项目税款预缴是税收征管中难啃的“硬骨头”。其原因主要在于建筑业项目总分包层级多、建设周期长、流动性强,税务部门获取相关建筑业项目信息难。国家税务总局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陆晓东介绍,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打好数据赋能、网格管理、源头管理“组合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和纠正不规范预缴税款行为,破解建筑业税收征管难题。今年截至7月,无锡经济开发区建筑业入库税款12280.3万元,同比增长42.61%。
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
全面准确获取建筑业项目信息,是提升建筑业预缴核实工作精准性、靶向性的关键。
以往,建筑项目由施工方自行在电子税务局进行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以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和个人所得税申报等。如果申报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将直接影响后续税收管理。为此,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转变管理思路,从辖区内建筑业受票企业入手,抽取了2024年1月至今接受建筑服务的774户企业共计10168条发票信息,纳入受票企业数据库进行核查。
为了全面掌握建筑业项目数据,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建立税收联动沟通协调机制,与经济开发区财政局、住建局等10多个职能部门和太湖新城集团、街道等单位,建立税务主责、部门合力推进的常态化涉税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月例会、联络员制度,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规范履行涉税信息传递和税收征管协助义务。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和单位已向区税务部门传递新办企业、重点项目、建筑项目规划、施工许可证、房产项目销售等第三方数据17项6100条。”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股长邵届化说。依据上述信息,该局建立了建筑业项目预缴税款核查清单,明确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施工工期、缴税情况等核查要素内容,为后续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数智能力,赋能网格“铁脚板”
明确核查清单后,下一步就是精准锁定存在未规范预缴税款等问题的企业。为此,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构建了“税政统抓+团队攻坚+网格员主办”的征管模式。
其中,税政部门聚焦建筑业预缴环节,建立疑点筛选模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实体化运行团队,一方面从企业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项目建设、资产结转等建设流程关键节点,另一方面从存在大量留抵税额的单位、建筑扬尘环境保护税、契税申报情况等税收数据维度,建立疑点筛选模型,对建筑业预缴设计各环节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研判风险疑点。由此,该团队锁定81户疑点企业,建立建筑业发票价税合计67.24亿元的发票核实清册,推送到税源管理部门。然后,由网格员开展进一步核实。
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按街道设置网格,在每个网格都安排网格员。根据建筑发票受票企业对应的网格,该局向网格员派发疑点核实任务,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同时,该局建立集项目数据归集、查询、加工于一体的数据处理模块,配套编写和导入存在环保税申报不实、接收建筑业发票等指标,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使数据整合处理后定向推送给网格员。网格员综合运用模块数据、第三方数据,批量化开展提示提醒和政策辅导。
今年1月—7月,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共发现未规范预缴税款、未及时缴纳环保税、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等各类涉税疑点58户次,经过核实辅导,企业补缴税款及滞纳金2600万元。
强化源头管理,扎牢制度“篱笆”
建筑项目预缴是建筑业税收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规范建筑企业涉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为长效防控建筑业领域税收流失风险,无锡经济开发区税务局进一步探索源头管理机制,着力堵漏洞、防风险。
根据企业类型,该局分类实施差异化源头管理。一方面,该局协同区财政局建立建筑业项目预缴实时对接机制,明确区属企业建筑项目结算、支付前核验要求,及时获取项目进度,主动介入核实了解建筑业项目预缴情况。对未足额缴纳预缴税款的单位,面对面辅导税收政策,督促及时整改到位,确保税款规范缴纳。另一方面,该局与辖区重点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建立专项沟通渠道,强化“一企一策”管理,动态跟踪项目进展,前置预缴提醒服务。该局组织开展“税企面对面”座谈,面向全区40家在建及未清算房企,开展建筑业发票应关注的票面要素、增值税发票抵扣规范及建筑项目预缴规定等政策的宣传辅导,帮助企业增强合规意识,健全内控机制,促进行业税收秩序整体优化。(吴伟江 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