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唯有将调查研究深深扎根于实践沃土,坚持深入实际、倾听民意、破解难题,才能让决策更科学、施策更精准,在求真务实中推动事业行稳致远。
听真话方能察实情,把准调研“脉搏”。调查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若满足于“办公室看材料、屏幕听汇报”,便会沦为形式主义。必须迈开双腿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栋,在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中捕捉最鲜活的信息。既要关注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也要留意角落里的个性诉求;既要了解政策执行的表面成效,更要深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通过蹲点调研、随机走访、座谈访谈等多元方式,建立动态更新的问题“清单库”,确保调研方向不偏、靶心不移。唯有听到不加修饰的真话、察到未被遮掩的实情,调研才能真正摸到基层的“活情况”,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集良策更能聚民智,激活破题“源泉”。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是调查研究取之不尽的“富矿”。调研者需放下架子、甘当学生,从群众的朴素话语中提炼真知灼见,将基层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科学的工作方案。针对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具体课题,应主动邀请群众代表、一线工作者、行业能手共同分析研判,鼓励大家敞开心扉讲想法、提建议。同时建立规范的意见梳理机制,对收集到的思路建议分类甄别、去粗取精,让调研成果既契合政策导向,又贴合基层实际。善于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调研才能真正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求实效终要见行动,提升成果“效能”。调查研究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绝不能止步于形成报告、束之高阁。要建立清晰的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对梳理出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政策制定中充分吸纳调研结论,让调研发现的痛点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在工作推进中灵活运用调研成果,让基层摸索的好做法成为可复制推广的好经验。同时强化跟踪问效,通过“回头看”评估成果应用效果,动态调整优化举措,坚决避免“调研一阵风、落实一场空”。唯有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才能彰显调查研究的深层意义,赢得群众的真心认可与主动支持。(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