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好好好,就停在这,把羊卸在这个圈里。”在内蒙古草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牧民额定达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正将装载着羊羔的车驶入10号圈舍。
乌兰镇沙日布日都嘎查牧民 额定达来
今年预计能下二百多只羔子,产羔率特别高,现在明显比以前好多了,现在45斤以上的草绿公司900块钱都收了。
额定达来与草绿公司签订“放母收羔”订单,以每只2800元的价格从公司购买了100只待孕母羊进行养殖,母羊经过公司繁殖培育,可实现两年三茬繁殖,对繁殖的羊羔实行900元每只长期回收(不考虑市场价格波动)。
羊羔的“咩咩”声此起彼伏,一只只肥壮的羊羔依次称重、登记后,被放入圈舍内。
额定达来告诉记者,去年一共下了190多只羊羔,全部回收卖给公司了。这是今年回收售卖的第一批羊羔,有14只。
为推动全旗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鄂托克旗顺应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示范推广一系列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以草绿公司为龙头在全旗范围建立肉羊养殖联合体,在肉羊繁殖技术、精准化营养技术等高繁养殖方面进行示范的基础上,通过“放母收羔”“户养企配”“以旧换新”等利益联结模式,与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开展肉羊养殖合作,农牧民享受产业分红,持续不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力。
内蒙古草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占虎
现在与周边农牧户通过“订单收羔”“配种收羔”两种合作模式,已合作农牧民有400余户,年均合作户纯收入在10万元-12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争取为农牧民提供更多的便利与经济效益。
在收羔的同时,牧民吉雅图也与公司签订“放母收羔”订单合同,正在将购买的50只待孕母羊装车……如今,这样的场景在草原上越来越常见。一个个合作模式化作星星之火,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当农牧民的笑脸与企业的发展同频共振,当草原的馈赠通过产业链流向更远的地方,这条由相互成就铺就的共赢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记者 赵继达 毕希日乐图
来源: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
声明:转载内容请标注来源 鄂托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