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种癌症连续10年全球死亡率第一 符合这些情况属高危人群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这种癌症连续10年全球死亡率第一 符合这些情况属高危人群

来源:CCTV生活圈微信公众号2025-08-01 09:42

  连续10年全球死亡率第一!这种癌症早期通常无症状,它是早期发现的有效手段

  肺癌

  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

  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很多人一经确诊就已到中晚期

  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对付肺癌的“重中之重”

  胸部低剂量螺旋CT

  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手段

  肺癌有几种高危因素

  若符合其中一种

  患肺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

  相当于在自己身上带着一个“炸弹”!

  快对照自查

  别让“沉默杀手”有机可乘

  01

  肺癌连续10年全球死亡率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数据显示: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症,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癌症死亡率首位。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的病例超过106万,死亡数超过73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肺癌早期通常无症状,早筛是关键:

  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手段。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

  02

  有这些特点的人

  是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在40岁以上,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就属于“肺癌高危对象”:

  吸烟及二手烟暴露:

  长期吸烟:吸烟≥20包年(每日吸烟包数×年数)者,肺癌风险显著增加。

  每天吸一包烟,持续20年,此类人群发生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可能高出20倍;长期吸烟人群,即使戒烟15年,患病率仍高于常人。

  二手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工作超20年者,肺癌风险上升,也应该定期检查。

  环境与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铍、铀、二氧化硅、氡气等有害物质,或暴露于煤烟、煤粉尘环境者,肺癌风险增高。

  慢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病史者,肺部组织长期受损,易发生癌变。

  肿瘤病史:

  其他恶性肿瘤转移:乳腺癌、肠癌、甲状腺癌、肝癌、淋巴瘤、肾癌等患者需警惕肺转移;

  多源性原发肺肿瘤:既往肺癌病史者复发风险高。

  家族遗传因素:

  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肺癌者,个体发病风险增加1.8倍。

  其他生活相关因素:

  家装污染:有研究显示,3~5年之内有家庭装修史的人,肺结节检出率高于没有家装史的人;

  长期烹调油烟:女性长期接触高温烹饪油烟,肺部结节检出率高;

  免疫抑制剂使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服药,免疫功能抑制致肿瘤风险上升。

  03

  肺结节≠肺癌

  肺结节≠肺癌,科学评估至关重要。以下特征需警惕恶性可能:

  大小分级:

  ≤5mm:90%以上为良性;

  5~8mm:恶性概率随体积增大而升高;

  ≥8mm:混合磨玻璃结节为高危,实性结节需结合形态判断;

  8mm~15mm的实性结节,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学异常,恶性概率也会明显增加;

  ≥15mm的实性结节,恶性概率高。

  形态特征:

  良性肺结节:边缘光滑、无分叶毛刺、不牵拉胸膜、无血管异常;

  恶性肺结节:比较大、边缘不清晰、有分叶、有毛刺、胸膜凹陷或伴血管纠集。

  密度类型:

  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最高;

  纯磨玻璃结节:次之;

  实性结节:相对较低(但直径≥15mm或形态异常需警惕)。

  倍增时间:

  结节体积增长一倍所需时间:

  1~18个月:恶性风险较高;

  30~400天:需高度警惕快速进展。

  04

  日常养肺护肺良方

  五种药食同源养肺佳品: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日常饮食中蕴含着天然的养肺良方。以下五种常见食材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是日常护肺的理想选择:

  银耳:

  质地胶润,具有滋阴润燥、养肺止咳的功效。

  木耳:

  富含植物胶原,能补气养血、润肺止咳,其丰富的膳食纤维更有助于肺部代谢废物排出。

  香菇:

  香气独特,具有健脾开胃、理气化痰的作用,对改善肺脾气虚有显著效果。

  羊肚菌:

  珍稀菌类,能化痰理气、消食和胃,特别适合痰多、消化不良者食用。

  蛹虫草:

  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的功效,是传统滋补佳品。

  这五类食材既可单独烹饪,也可搭配食用,通过日常饮食调理,为肺部健康提供温和滋养。

  养肺茶饮推荐:灵芝薏苡仁芦根茶

  功效:

  健脾养肺、化痰止咳。

  组成:

  灵芝10g、生薏苡仁20g、芦根15g。

  制法:

  灵芝、芦根用纱布包起来,然后和生薏苡仁一起煎30~40分钟,代茶饮。

  每天饮用2~3次,每次200~300ml。

  05

  中医防治肺癌

  中医将肺癌、肺结节及转移瘤归为“肺积”“胸痛”范畴,病因与毒邪、痰湿、热毒相关,治疗遵循“扶正祛邪”原则。

  中药治疗策略:

  未手术结节:中药干预可抑制病灶发展,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术后患者:中医药促进康复,预防复发转移;

  晚期患者: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常用抗肿瘤药用真菌:

  树舌:清热解毒、宽胸利膈、化痰化积,主治鼻咽、食道、肺、胃、肝等恶性肿瘤。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改善咽喉疼痛、咳血、声音嘶哑等症状。

  赤芝: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缓解疲倦、咳喘、心慌、失眠等症状。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调节免疫,兼具抗肿瘤作用。

  桑黄:抑制肿瘤活性强,有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的功效。

  在树舌、马勃、赤芝、茯苓这四味药用真菌的基础上,加上桑黄来治疗肺癌和肺部恶性肿瘤。

  加减配伍建议:

  胸腔积液:加猪苓增强利水;

  肝损伤/久咳:加黄云芝护肝止咳;

  炎症/咳痰:加松萝清热化痰;

  虚弱乏力:加硫磺菌益气养血;

  腹胀消化不良:加木蹄消积化瘀。

  远离肺癌健康小贴士

  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手段,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年龄在40岁以上,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者,就属于“肺癌高危对象”:

  吸烟≥20包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包年”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

  被动吸烟。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

  有家族史,一级亲属罹患肺癌。

  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3.肺结节恶性概率:

  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4.养肺茶饮推荐:灵芝薏苡仁芦根茶,健脾养肺、化痰止咳。

  制片人|沈伟

  执行制片人|胡清波

  主编|关芳

  编辑|李庆波

  编导|王新硕

  责任编辑|张娟娟

  监制|朱海峰

  (CCTV生活圈微信公众号)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体育代表团成都世运会首金诞生!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