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7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学习科学友善用脑项目学校交流座谈会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秘书长李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陈金香校长,通州区参与该项目的各中小学校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放在首位,多措并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引进学习科学友善用脑项目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全区已有20余所学校参与了学习科学友善用脑项目实践。这些学校形成了学习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在各自取得不同收获和成绩的同时,对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好助力。
活动当天,参会的12所学校分别发言,分享了学校对学习科学友善用脑的理解、思考及转化实践,通过项目所取得的收获、变化,形成的有效做法、有益经验。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陈金香首先发言,副校长乔玉连作“实践· 研究· 赋能——学习科学友善用脑项目联动实践探索”的主题发言,具体梳理了学校在学习科学友善用脑项目推进过程中经历的“理念与德育活动融合”“全学科实践”“以范式为载体重点推进课堂策略”“聚焦情境与核心问题学科融合发展核心素养”等不同阶段。龙旺庄小学校长齐久波分享了自己在永顺小学和龙旺庄小学两所学校推动学习科学友善用脑改革的感受和体会,认为这些年坚持友善用脑是正确的选择,为教师和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轨道。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全斌认为,友善用脑方式的教学是学校要追求的生命课堂的样态,具备了生成的课堂、互动的课堂、升华的课堂、展示的课堂和快乐的课堂等特征。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校长商爽发言指出,友善用脑的理念强调依据大脑的自然学习规律,创造有利于学习者身心健康和高效学习的环境与方法,帮助学习者实现轻松、快乐且高效的学习过程,促进其全面发展,全面考虑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相关因素,力求系统地、多角度促进学生学习,具有前瞻性。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副校长王宏岩表示,友善用脑课堂注重情境创设,以及通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转变课堂形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州区觅子店学校副校长何志国指出,友善用脑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最本质的一个区别是改变了师生单一对话的模式。友善用脑理念和策略有助于课堂形态的创新,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通州区中山街小学永乐店校区副校长周立娟表示,友善用脑与幸福教育理念的融合,让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不再是沉重负担,而是充满乐趣的幸福探索,最终实现了学生蝶变,从“要我学”到 “幸福成长”;教师进阶,从“经验型”到“幸福耕耘者”;家长转型,从“焦虑型”到 “幸福陪伴者”。通州区潞城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戴华媛认为,友善用脑项目实施过程,本质上是一场“理念革新——教师转型——课堂重构——学生成长”的系统性变革。通过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学校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更重塑了师生关系与学习生态。通州区永乐店中学主任关正兵介绍引进和实践学习科学友善用脑后,学生、教师、课堂发生的变化。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刘佳主任发言认为,友善用脑教学方式打破了惯有思维,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和支持策略,培养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能力等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通州区运河小学温榆校区主任王佳贺以物理学中动能与势能的公式为隐喻,汇报了学校以友善用脑为能量转换器,将教师的认知势能与实践的创新动能持续互化,通过“点状突破→链式聚合→生态重构”蜕变改革,推动农村教育从“低位徘徊”到“蓄能跃迁”的实践探索。通州区梨园镇中心小学校长徐宏表示希望借助友善用脑项目让自己的学校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秘书长李荐进行了总结讲话。当前时代需要自信、有能力的人,所以我们要让教育符合人的学习规律,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教育学跟学习学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学教育的人,在学习的时代从事教育,会面临很多新挑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奋发,为孩子们发展提供平台。(张记书 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