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题:海南构建疑难复杂营商环境问题法治会诊解决机制
多方会诊“开方子” 标本兼治“祛病根”
明明获得了酒店产权,却因前业主拖欠税款无法过户,导致海南金吉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吉公司)的投资计划一度停滞。“没想到,一场多部门的联动会诊,让问题得到迅速解决。”该公司董事长符文静说,如今,他们已顺利完成不动产登记手续。
符文静口中的“会诊”,指的是海南创新构建的疑难复杂营商环境问题法治会诊解决机制。
近年来,海南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以法治会诊破解营商环境深层次堵点卡点,形成从问题受理、核实处置、法治会诊、跟踪监督到回访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问题有效解决。该创新举措入选第20批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简单问题马上办
复杂问题会诊办
“铺面污水管道泄漏,导致店内泡水。”不久前,家住海口市龙华区坡博路的店主郭先生致电海南12345热线,反映了这件麻烦事。接到诉求后,12345热线海口分平台派单至龙华区金宇街道办,所属社区随即督导物业完成抢修,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如此效率得益于海南推行的“12345+网格化+直通联办”工作机制。
“我们会同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政法委,梳理形成直派网格和直派基层两个清单,既能快速‘下达’,由12345热线派单直通基层和网格,又能便捷‘上传’,从网格直报12345热线。”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副厅长王雪皓表示,如此一来,实现简单工单直达网格、简易工单简办、直接回复,大幅提升问题处置效率。
2024年,全省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联办工单的平均办理时长,较工单多次流转联动处置的平均办理时长缩短18.11小时。
简单问题快速处置,但也有些问题时间跨度长、牵扯范围广、处理难度大。“硬骨头”如何啃?海南同样给出硬招——
由营商环境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法院、审计、司法行政、纪检监察机关、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县(乡镇)政府,以及律师和专家等进行法治会诊,省、市(县)各级领导包案,为实质性解决问题提供指导服务。
2023年底,金吉公司便碰到了件麻烦事:该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程序,获得某公司名下一处酒店用于抵偿债务,但由于后者拖欠以物抵债交易所涉应缴税款及滞纳金,致使税务机关无法出具完税证明,这直接导致金吉公司作为债权人,无法完成抵债不动产的登记过户手续。
2024年底,收到企业诉求后,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将其纳入疑难复杂营商环境问题,一场多部门联动的法治会诊就此展开。
“从我反映问题到最终顺利办理过户,也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符文静说,这也帮助该公司扫清了后续投资障碍,“目前,我们计划对该酒店进行改造装修,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解决“一个问题” 攻克“一类问题”
开公司、做项目,遇到困难怎么办?找海南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已成为不少经营主体的共同选择。
从受理、转办、核查,到反馈、评价、监督,海南创新构建全省统一的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依托平台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和协同,实行线上线下企业诉求联办,企业诉求得到一站式一体化高效联动解决。
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收集营商环境问题9000余件,办结率达91%。
事实上,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的营商环境问题,并不仅限于这9000余件。“针对企业反映的典型性问题,我们还建立了从‘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的处理闭环。”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投诉监督处副处长谢伟表示。
他举例,比如在处置金吉公司问题中,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从个案出发,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政策法规,优化工作流程,有效解决了司法处置建设用地无法在公开交易平台交易、开发建设主体拒不配合开展不动产登记等共性问题。
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攻克“一类问题”,海南目前已建立“问题库”113个、“点子库”218个、“项目库”81个、“案例库”44个,不少好的经验做法被固化提升为法规政策和制度机制。
“这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推动营商环境问题有效解决,领导干部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王雪皓表示,今后欢迎各企业继续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反映问题,“我们将接诉即办、有求必应,依法依规推动问题的实质性化解。”(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