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家卫健委:全力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全力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5-30 17:19

  中新网5月30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共促儿童健康成长有关情况。

  会上有记者提问:如今很多儿童对于平板、手机等产品爱不释手,每天使用较长,看视力表越来越模糊,家长也都在发愁。请问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了哪些措施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沈海屏表示,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一是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国民健康规划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实施“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重点将预防近视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推进,加力部署。会同教育等部门开展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工作机制,促进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与。

  二是推动防控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重点开展屈光筛查,评估儿童眼球的屈光状态,还有眼轴的长度,评价孩子是否有发生近视的风险。明确在24月龄、36月龄,还有4岁、5岁、6岁的时候,针对儿童开展5次屈光筛查。如果筛查结果异常,儿童就有发生近视的风险,要把这个结果及时通知家长,指导孩子改变用眼习惯和行为,也要加强户外活动和身体运动。通过这些服务,推动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卫生健康部门还会同教育部门,强化小学生近视防控,针对学龄期儿童开展屈光筛查,减少低龄阶段近视的发生。

  在推动近视防控关口前移的基础上,也着力规范近视的矫治服务。发布了《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还有近视矫正3项技术操作规范。指导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还有具备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开设眼科,提供眼科医疗服务,配备专业设施设备,强化人员培训,规范开展近视矫治,避免近视进一步发展。

  三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还有新媒体,宣传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科学知识。着重普及三条防控措施。第一条,是增加日间户外活动时长。户外活动能够接触到阳光,这样能够促进眼内的多巴胺等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而且能够抑制眼轴变长,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即使在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防护是有效果的。所以,儿童应该坚持每天日间都有户外活动,保持每日户外活动时长在2小时以上,通过“目”浴阳光,就是眼睛接触眼光,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第二条防控措施,是限制电子视屏类产品的使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这种类似的视屏类产品,会让儿童的眼轴过早过快变长,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儿童过早过度使用这种视屏类产品,是现在近视早发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倡导0—3岁的婴幼儿不宜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在非学习目的使用视屏类产品的时候,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第三条防控措施,是要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首先,读写的姿势要端正。其次,要坚持“20—20—20”原则,就是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向20英尺外(大概是6米外)远眺,远眺时间要保持20秒以上,这是“20—20—20”原则。再有,用眼要保持光线适度。这是着力普及的三条近视防控措施,通过这些科学知识的普及,指导家长从小抓好儿童近视预防。

  沈海屏表示,经过持续努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全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了95.4%。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这其中6岁的儿童、小学生、初中生各年龄段近视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个工作还是有很多积极的进展。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三夏”大忙进行时

  • 杭州:职业体验 乐享假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尖班”,学生进入学习阶段同时也进入研究阶段,我们将国际重大科技前沿问题等清单转化为学生课题清单,让学生参与到团队的科研攻关过程中
2025-06-03 11:17
 柴油车尤其是重型货车堪称“经济动脉”。
2025-06-03 10:39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发于儿童,急诊处理主要是对症治疗,
2025-06-03 10:36
一种装有磁性墨水的人工智能(AI)笔可准确“看字断病”。
2025-06-03 10:34
西北大学发现了距今约4.5亿年的轮藻门化石。
2025-06-03 10:32
科研不是飘在云端的论文,而是把双脚踩在泥土里、用心血托起大国重器的漫漫征程。
2025-06-03 10:18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着科技创新,始终牵挂着科技人才。
2025-05-30 12:19
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29日凌晨,带着人类对宇宙星辰的向往,天问二号探测器直冲霄汉,开启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迈出了深空探测新一步。
2025-05-30 12:17
“背包问题”是计算机科学中经典的NP完全问题(非确定性图灵机多项式复杂度求解的决定问题),可应用在不同领域的决策,如寻找减少原材料使用、投资组合的选择、密钥产生等最优化搜寻路径。
2025-05-30 03:05
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于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
2025-05-30 03:05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团队揭示了灵长类动物特有的细胞核应激小体(nSBs)的运作奥秘,为理解生命如何应对外界刺激、调节过度炎症反应打开新思路,也为脓毒血症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5-30 10:26
随着航天技术发展,科学家在利用空间探测器开展行星探测任务时,有时会让探测器在路过小行星时“搂草打兔子”,顺道拍几张照片。
2025-05-30 10:23
在5月2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交集团天山胜利隧道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天山号”操作手崔华新分享了他操作“天山号”参与天山胜利隧道超级工程建设的故事。
2025-05-30 10:22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并重塑着农业新格局。
2025-05-29 08:51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25-05-29 08:50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可以在生物体内发生,但又和正常生物过程互不干扰的化学反应。
2025-05-29 08:48
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2025-05-29 08:47
研究发现,温室内的湿度变化首先为病原菌孢子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025-05-29 08:21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不再佩戴笨重面罩入睡,这对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来说,可能即将梦想成真。
2025-05-28 09:3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消息称,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确的关机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主动干预其自动关机机制。
2025-05-28 09: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