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津积极推动旧书市场繁荣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天津积极推动旧书市场繁荣发展

来源:天津日报2025-03-31 17:57

  春日的运河桃花节,书香与花香交织。3月23日,“旧书新知文古润津”海河旧书市集走进红桥区,开启一场“淘书+文旅”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市民许先生轻抚着刚淘得的清末珍本《津门杂记》,不禁感叹:“方寸书摊里藏着时空隧道,每次翻页都是与先贤的促膝长谈。”

  旧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60余场活动,近30万人次的驻足流连——开设一年来,海河旧书市集的魅力穿越四季更迭,在淘书客的指尖与心间流转。从海河畔的一缕“文化微光”,到辐射京津冀的“城市名片”,旧书市场繁荣发展的“天津答卷”,正以书香为线,不断赓续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海河两岸,总氤氲着纸页的沉香。从南开文化宫旧书市的天光云影,到狮子林桥畔可与塞纳河旧书摊媲美的阅读景致;从天祥商场的古籍秘藏,到古文化街的线装珍本,津门书香绵延不绝。2024年3月31日,海河旧书市集在棉3创意街区甫一启幕便惊艳全城:首日即吸引读者近2万人次,旧书销售码洋近10万元,文创产品交易如火如荼,数字背后跃动着的是城市文化的强劲脉搏。

  “我们坚持政府搭台,吸引国有企业、民营书店、个体摊主、藏友票友、玩家杂家等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市委宣传部印发处处长孙宏航表示,一年来,海河旧书市集每周日在棉3创意街区常态化举办,除了这个标志性旧书市集外,若干个旧书专业书店和多点位特色旧书市集及活动在全市开展,形成了丰富多彩、联动发展的交易流通模式,“常态化的机制,助力书香天津建设,也带动了周边消费的增长。”

  到旧书市集获新知、寻知己,已成为不少津城爱书人的周末新选择。

  红火的市集背后,是政府部门搭建的智慧生态:构建市场监管良性循环,建立服务保障市、区联动机制,汇聚百余名专家学者人才资源库,从市场准入、资金支持、资源汇聚等方面向市集导入大量资源,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项经费近300万元,定制10个天津特色移动展车,建设30个固定销售展位,吸引了100余家出版发行单位、民营书店、个体摊主参与,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针对旧书市场曾经长期存在的“无证经营”难题,天津创新“大许可+小认证”的联合经营模式,由棉3创意街区作为经营主体统一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个体书商通过实名备案入驻,25家固定摊位实现合法经营。这一模式也为全国旧书市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范本。

  一年来,天津以海河旧书市集为载体,不断融入主题文创、特色展览、名家读书分享与签售、非遗展演体验等,通过“旧书+”系列活动,持续打造展示“津派”“津味”的多元文化场景,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

  在滨海新区专场活动中,“00后”大学生在大师的指导下,用细纹刻刀修复古籍;稚嫩的孩童用棕耙拓印下图案,一幅专属的“年画娃娃”跃然纸上……像这样的旧书+非遗体验,几乎在每一场活动中都可以看到。旧书市集,正在成为年轻人沉浸式体验“老手艺”的新场景。

  在南开区专场活动中,以天津方言为内容设计的书签、由古籍插画衍生的帆布包等近百种文创产品吸引大批市民驻足。“‘旧书+文创’的模式,让传统文化以更时尚的方式触达年轻群体。因为这里不仅可以读书,还很好玩。”市民韩女士说。

  在红桥区专场活动中,“天津之源看红桥”主题集章册、西北角非遗糕点、洪湖里特色美食等文旅产品与旧书市集深度联动,单日吸引游客超1万人次。市集还推出“以书换蔬”“干花书签制作”等跨界活动,“旧书+文旅”,让书香与生活美学无缝衔接。

  现如今,着眼于文旅商融合发展,天津正积极谋划推动旧书市集破圈新场景、新项目、新品牌,强化体验性、互动性、延展性,促进市集不断迭代升级。“我们将融入更多游、购、娱等业态,打造常态化举办、多业态经营、广泛参与、辐射周边、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天津特色旧书市集。”孙宏航表示。

  海河蜿蜒处,沉香依旧。泛黄的书页中不仅有回忆的记录,更是一座城市对未来的文化期许。

  旧书新知,文古润津。天津正以书香为墨,在古今对话中续写“津派”文化的新传奇。(记者 张雯婧)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藏山南萨热路跨江大桥建设进展顺利

  •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