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地方频道> 焦点图 > 正文
[责编:董大正]

春到田头处处忙

来源:新华网2025-02-20 09:04

24小时热图
  • 生物航煤:从废弃油脂到绿色燃料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南粤春已暖 招聘正当时

  • 重庆东站进入线路精调阶段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合一。而《哪吒2》在本土先进动漫制作技术的托举之下,实现了这种合一。它的成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电影科技硬实力的并肩胜出和双重出圈,昭示着文化与科技碰撞产生的巨大张力。
2025-02-17 10:12
科普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除涉密项目外,应当结合任务需求,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025-02-17 10:1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加载更多

  2月19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前阙庄村,村民在收获西红柿。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2月19日,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2月19日,在山东莘县古城镇窦庄村的麦田里,农民驾驶农机在作业(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2月19日,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光明村,村民操作农机在田间作业。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记者 周盛盛 摄

  2月18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平邑街道农民驾驶农机在翻耕土地(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武纪全 摄)

  2月18日,广西东兰县兰木乡同仕村农民在田间种地膜玉米。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周恩革 摄)

  2月18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高渡村,农民在管护樱桃树。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陈彬 摄)

  2月18日,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红江镇部营村村民在田垄间播撒玉米种子、铺设地膜(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刘昌松 摄)

  2月18日,在四川省达州市高新区金垭镇龙坪村,农民驾驶农机翻耕土地。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邓良奎 摄)

  2月18日,在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振兴村,农民在给刚种植的蔬菜覆膜(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刘欣荣 摄)

  2月18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处蔬菜种植基地,农民使用农机播种“订单土豆”(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张春雷 摄)

  2月1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种苗培育基地,工作人员在管护菜苗。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胡学军 摄)

  2月18日,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李集镇李中村红高粱家庭农场,村民为田间铺设的地膜覆土加固。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苗育才 摄)

  2月18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于集镇孙庄村,农民在给油蟠桃树剪枝。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周洋 摄)

  2月18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一处麦田,农民驾驶农机开展田间管理(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刘勤利 摄)

  2月18日,在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丁庄村,农民在田间种土豆。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孙杨 摄)

  2月18日,在河南省沁阳市崇义镇南里村,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整地(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杨帆 摄)

  2月18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拉村,农民在田间起秧(无人机照片)。

  早春时节,各地加紧开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景象。

  新华社发(佐连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