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迎新+上新!苏州工业园区众多科技项目及时“更新”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迎新+上新!苏州工业园区众多科技项目及时“更新”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2025-02-17 16:42

  今年以来

  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一批科技创新项目

  在苏州工业园区落户、扎根、发展

  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迈入新征程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精彩瞬间吧

  01健康引擎 医疗科技驱动升级

  生物医药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也是园区一直以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园区围绕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目前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产值规模突破1655亿元,产业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产业、人才、合作三个单项竞争力均列全国第一。凭借顶尖科研平台与完善的产业链生态,园区持续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与高精尖项目扎根发展。

  晶云药物总部启用 晶型研发全球领先

  1月2日,晶云药物全球总部研发大楼全面启用,标志着晶云药物正式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晶云大厦作为总部基地的标志性建筑,集高效、先进的办公与研发功能于一体。随着晶云总部基地的正式启用,晶云药物将继续扎根园区,充分发挥其在中国苏州、美国、加拿大三地的研发和生产中心的全球布局优势,吸引更多优秀的研发、生产及管理人才加入,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专业高效及可持续的研发和生产服务。

  赛分科技鸣锣上市 色谱材料国产突围

  1月10日,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2025年科创板首只新股,敲响了园区2025年上市第一锣。

  作为国内液相色谱材料领域的领军者,赛分科技深耕药物分离纯化技术二十余年,已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规范化、规模化的高端制造企业,并与国际同行业知名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其上市不仅彰显了园区培育“硬科技”企业的实力,更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注入新活力。

  海昌研发中心揭牌 眼科器械强链升级

  1月10日,海昌创新研发中心在园区揭牌成立。该中心主要开展含硅化合物及其他材料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缓释、硬镜、人工晶体、光固工艺、智能制造等技术研究,此次揭牌标志着海昌眼镜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五大隐形眼镜及护理液专业生产企业,具备全自动模压镜片生产线及多条整套进口护理液高速灌装生产线。海昌眼镜将以创新研发中心为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助力园区医疗器械领域强链补链,为园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贝康全球基地启用 辅助生殖再树标杆

  1月17日,贝康医疗全球生产基地正式启用,园区上市企业产业园再添新地标。项目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基地启用后将实现全球规模化交付,为辅助生殖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产品和服务,预计年产值可达40亿元人民币。

  作为全国辅助生殖领域领先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贝康医疗自落户园区以来,始终深耕园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凭借PGT领域建立的先发优势,不断推出符合临床需求的创新产品,并推动辅助生殖领域产业链布局,成为辅助生殖基因检测第一股。

  亚盛医药双重上市 全球化布局再提速

  1月24日,港股上市公司苏州亚盛药业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此次上市创造了几个“首单”:首例18A公司赴美双重主要上市、2025年美股首例生物医药上市、首例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的港股上市公司赴美双重主要上市。

  亚盛医药是一家综合性的全球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研发创新药,以解决肿瘤等领域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公司已建立丰富的创新药产品管线,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

  02智汇高地 高科技智造领航

  园区多年来始终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已形成第三代半导体、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拥有以“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为核心,以关键设备、原材料、产业服务为支撑的半导体产业链。在一系列政策引领下,目前已有近四十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知名高校聚集在园区的多座科创产业园里。

  门海微研发总部开工 填补高端车用芯片空白

  1月7日,苏州门海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研发总部装修开工仪式。研发总部位于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二期,预计2025年5月投入使用。公司将整合现有分散场地资源,打造面向分布式光伏领域的电力电子产品的集成研发中心。

  门海微电子聚焦新一代智能电网系统和新能源光伏领域,主要提供面向智能电网领域的高性能单/双模宽带电力线载波产品、针对新能源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快速关断器、智能优化器等组件级电力电子产品。公司研发的光伏安全控制芯片,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进入国内20余家重点客户,未来3年可实现产品销售超10亿元。

  镓和半导体开业 氧化镓技术破局

  1月15日,苏州镓和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作为国内氧化镓产业头部高新科技型企业,其氧化镓单晶衬底技术填补国内空白,首轮融资金额即达到6500万元,得到了凯石资本、海通证券等知名基金的青睐。

  “四代创芯,镓和先行”,镓和半导体是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产业化的先行者,致力于氧化镓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合作与拓展,打造更为广泛的氧化镓产业联盟,助力园区形成规模化的氧化镓产业集群。

  璞华研发中心乔迁 助力数智化转型升级

  1月15日,璞华集团苏州研发中心正式乔迁。该研发中心作为璞华集团的核心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专注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数字金融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帮助客户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

  璞华集团是一家帮助客户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的高科技企业,赋能客户高效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数字金融、产品研发、设备维保、采购供应链、智慧教育、智慧政务、园区运营、包装排版等多个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03绿动未来 环保新材料探索

  园区作为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典范,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双碳”目标为引领,聚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环保新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和塑美新总部投用 领跑生物基材料

  1月3日,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和生产总部正式投用。新总部面积近7000平米,是公司在优普丽、易赛可两大系列产品线扩产升级的重要里程碑,投产后预计两大系列产品年产值可超过5亿元。

  和塑美科技是业内聚合物特种功能母粒与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的知名企业,已开发出优普丽、易赛可两大系列十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可降解耗材、日用品包装等领域。

  思尔维新址开业 银浆工艺业内唯一

  1月19日,苏州思尔维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新址开业。思尔维拥有行业唯一的“低温烧结”和银包铜“自修复”工艺包,可有效降低40%-70%银浆制备成本,未来能够进一步整合上下游、突破国外垄断。

  思尔维自扎根园区以来,始终坚持创新引领,以高技术含量的纳米材料合成、配方及应用为基础,打造面向未来的纳米研发平台。未来,思尔维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打造一系列创新的技术与产品,为园区纳米技术及新材料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开局之际

  园区以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展现了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蓬勃活力

  (袁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南粤春已暖 招聘正当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合一。而《哪吒2》在本土先进动漫制作技术的托举之下,实现了这种合一。它的成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电影科技硬实力的并肩胜出和双重出圈,昭示着文化与科技碰撞产生的巨大张力。
2025-02-17 10:12
科普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除涉密项目外,应当结合任务需求,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025-02-17 10:1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