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大旅客 开心出发、健康抵达 这份春运健康防护“锦囊”请收好↓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广大旅客 开心出发、健康抵达 这份春运健康防护“锦囊”请收好↓

来源:央视网2025-01-18 21:10

  央视网消息:2025春运大幕已经开启,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的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不管是归乡还是出游,大伙儿开开心心出发,健健康康到达才能愉快地玩耍。我们将为您打开健康“锦囊”,和您聊聊春运健康防护的那些事儿。

  呼吸道传染病目前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

  每年春运前后是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等疾病高发的季节,特别是大家在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人员密集、空间封闭更是增加了传染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二周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就显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仍处于较高水平。流感病毒是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趋缓,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下降。

  春运路上 呼吸道传染病该怎么防?

  可以说,当前这个季节,在旅途中遇到比较普遍的健康问题就是呼吸道传染病。人在春运路上,该怎么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呢?接下来,就让专家来给您划划重点。

  春运路上 呼吸道传染病该怎么防?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出行前,应该备好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用品。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如果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居家休息或推迟出行。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副处长王丽萍称:“在旅途过程中,像老年人和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还是佩戴口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另外还要注意手卫生,因为在旅途过程中可能会接触一些公共的设施设备,避免用脏手摸自己的口眼鼻,如果接触了这些公共设备设施以后,及时去洗手。”

  中国疾控中心也提示出境旅行的朋友们,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境外旅行史。

  王丽萍称:“除了呼吸道还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样的一些症状,如果从境外回来的人出现这样一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的时候一定要告知临床医生你境外的旅居史。”

  “经济舱综合征” 你了解吗?

  春运出行,路途遥远的要注意,谨防“经济舱综合征”。这里要提示您,“经济舱”不仅仅指的是乘飞机,而是一个代名词。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其实都可能会导致“经济舱综合征”。那“经济舱综合征”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呢?

  “经济舱综合征”会影响健康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殷文朋称:“因为我们长时间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坐的同时下肢静脉的回流就不好,长时间压在静脉上的时候,如果再有一些基础的血管问题,就会出现下肢的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栓子一旦脱落就会栓到我们的肺动脉上,那会出现严重的能够危及生命的疾病——肺动脉栓塞。”

  如果腿部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肿胀,应及时就医,在得到明确诊断结果之前,患者需尽量减少活动,也不能进行按摩或热敷,避免引起血栓脱落;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等情况,很有可能是已经出现肺栓塞,这时必须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治疗。

  “经济舱综合征”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频繁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长期卧床、静坐等缺乏运动的人;吸烟的人;因体重大导致下肢负荷重的人。

  此外,乘飞机、长途车前大量饮酒、有血栓病史、凝血功能异常、近期接受足部手术或足部骨折的人、孕产妇等都是“经济舱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怎么做才能预防出现“经济舱综合征”呢?

  殷文朋建议称:“在长途坐飞机旅行的时候,一个半小时左右上卫生间溜达一趟,或者哪怕站起来在原地简单地走一走,都能最大程度地缓解,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路上驾驶车辆除了安全行驶,还要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两个小时左右一定要下来活动活动,比如到服务区去个厕所,又能缓解疲劳,又能避免出现“经济舱综合征”。”

  春运旅途中 该怎么吃出健康?

  您在乘坐火车尤其是长途火车时,会不会拎着大包小包的食物,一路上吃吃喝喝、嘴不闲着?春运旅途中,又该怎么吃出健康?来看专家怎么说。

  殷文朋称:“我们觉得在旅途过程中尽量还是要吃得简单一点,因为整体的活动量是小的,无论坐火车、坐飞机,基本不怎么运动,适当清淡一点,不要吃得过饱。”

  春运旅途中 应该吃些什么呢?

  医生提醒大家,长途旅行饮食方面总的来说要注意三点:荤素搭配、饮食均衡以及食用方便。可以多吃一些碱性食物,如海带、紫菜、豆制品、乳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应优先选择少油炸、低盐食品。避免油腻和高糖食物,以免影响胃肠正常消化、吸收。

  另外,白开水是最理想的饮品,其次是茶饮料,含糖量高的果汁饮料最好不要喝。

  “内外夹弓大立腕” 七步洗手要记牢

  每次我们说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第一个就是勤洗手,手卫生在旅途中同样非常重要。不少人会觉得不就是“洗手”嘛,我们都会呀。那接下来这个短片咱们就测一测:洗手,您做对了吗?

  春运路上 自驾出行应该注意啥?

  春节临近,还有不少人选择自己开车回家,这样既方便带上给家里人的年货,又能一路欣赏风景,听起来还不错吧?

  不过,自驾出行须谨慎,可不是光踩油门那么简单,自驾出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起跟着交警学几招吧。

  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民警丛汝菲称:“咱在路上怎么能把健康死死地给拿捏住呢?别急啊,咱有招!开车每开两三个小时,咱就到服务区歇歇脚,人下车,伸伸腰、踢踢腿,这都行。咱东北有句老话叫“歇歇脚,喘口气,开车安全有底气。”另外,水也得勤喝一点,你别等到嗓子都快冒烟了再喝,咱车里备个大水壶,时不时就喝两口,而且我说的是水,要是酒的话,你得等到家之后再喝。喝水有助于提神醒脑,适量喝水开车,精神更加饱满。”

  国家卫生健康委:治疗流感 科学使用对症药物

  那么,万一在旅行途中得了流感,用药要注意些什么呢?专家提示,治疗流感不要过于迷信某一两种“明星药”,要科学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称:“使用玛巴洛沙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抗病毒药物需要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才能发挥比较好的作用。二是目前我国只批准了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玛巴洛沙韦,5岁以下儿童可以选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当中的使用数据比较少,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建议使用奥司他韦。三是玛巴洛沙韦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在使用该药物之前,患者应该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等,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四是如果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或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最后,特别提醒一点,治疗流感,大家不要过于迷信某一两种“明星药”,科学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充分休息等都有助于更快康复。”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