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 全面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 全面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26 18:07

  中新网长沙12月25日电(向一鹏)《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获国务院批复。长沙市人民政府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向一鹏 摄

  《规划》明确了长沙的城市性质为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求长沙充分发挥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核心功能,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目标愿景是努力将长沙建设成为“智造创新名城、幸福山水洲城”。

  据悉,《规划》是长沙市第一部“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突出战略引领、底线管控、人民城市、湖湘特色、节约集约、多规合一的规划导向。

  长沙已经发展成为跨越万亿GDP、超过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市区域化发展加速。《规划》立足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和提升空间组织效率,重点从区域、市域、城区3个层次构建协调有序的空间布局。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聚焦“同城化”和“高质量”,将长株潭作为一座特大城市一体打造。整体构建“一脉两屏六绿楔、一主两副多组团、一轴一带两走廊”的市域格局。落实承载“三个高地”建设的重大片区、重点园区,打造更加有序、更富韧性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全面提高城市空间品质,促进城市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规划》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着力增强长沙对外交通联系,将黄花机场打造成为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环射”高速铁路格局和“一横三纵”普速铁路格局,将长沙港建成现代化综合性枢纽型港口,优化形成“一环四纵多射多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四横十二纵多射多联”的普通国省道骨架网络;围绕建设全龄友好的幸福城市,建立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文体有获的民生设施均衡布局体系,构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打造“15分钟生活圈”。

  《规划》构建以“自然保护地-郊野公园-城市公园”为主体的城乡公园体系,重点保护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构成的25处自然保护地;提出长沙风貌定位为“山水洲城、湖湘韵味、时尚都会”,着重彰显“山水洲城”特色,重点强化“岳麓山-橘子洲-天心阁”这一传统“山水洲城”特色风貌区,维护和彰显“望山看水”的视域走廊和城市形态;统筹配置供水、排水、供气、环卫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充分保障防洪、排涝、消防等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设施空间,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