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筑牢安全基石 护航“五优”教育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筑牢安全基石 护航“五优”教育

来源:鄂尔多斯教育体育之窗2024-12-25 14:36

  校园安全关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教体系统坚持把校园安全作为办好教育的底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工作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全力守护系统安全稳定。自即日起,“鄂尔多斯教育体育之窗”推出系列报道,展示全市教体系统开展校园安全工作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成效。

  东胜区

  筑牢安全基石 护航“五优”教育

  东胜区教育体育局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工作理念,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扎实开展校园安全工作,推进学校安全管理“五个转变”,形成了“一二三五十”安全工作体系,夯实校园安全稳定之基。

  紧盯“一个目标”,建设平安校园示范区

  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原则,完善东胜区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28项,组建东胜区首批校园安全人才库并出台《东胜区校园安全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压紧压实学校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安全工作责任。加强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分八个学区执行三级包联制度,盯紧抓实末端责任落实。共建成自治区级平安校园7个、鄂尔多斯市级平安校园68个、东胜区级平安校园达到100%。

  筑牢“两个基础”,打造标准建设示范校

  印发《东胜区教体系统落实“三管三必须”实施办法》,编制《东胜区教体系统校园安全工作手册》《东胜区教体系统校园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任务清单手册》,完善食品安全、学生欺凌等专项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岗位职责清单图”和“网格化管理清单图”,明晰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严格落实校园“四个百分百”建设,高清视频监控、5G可视化一键报警全覆盖,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和“三防”建设标准化。

  依托“三条主线”,营造和谐育人大环境

  筑牢安全教育培训主线。落实“1530”安全提醒机制,充分运用法治副校(园)长进校园、大型校园普法教育活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互联网+”等活动平台,创新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实践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

  筑牢安全应急演练主线。坚持小单元作战与实战应急演练相结合,联合东胜区反恐怖巡特警大队、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每学期开展3-4次大型反恐、地震、消防等专项演练,不断优化应急处置预案。

  筑牢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主线。秉持“隐患即事故”的理念,综合运用学校自查、校际交叉互查、学区包联督查以及第三方安全专家检查等多种方式,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实现安全隐患“天天查、周周查、月月查”,做到问题隐患立行立改。

  落实“五化管理”,完善科学管理新模式

  全面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化要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采取地毯式、拉网式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化机制,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整改无遗漏。依托学习通二维码巡查,实现后台数据可视、动态呈现,推动安全巡查信息化升级。坚持培训教育时提醒、周规划、月安排,推进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

  开展“十项行动”,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

  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设备设施、强化宣传教育和多部门专项整治,因地制宜推行“一校一策”精细化管理,精准破解校园周边治理难题,推动校园门口交通拥堵治理等实现从“好”到“优”的跃升。

  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模拟法庭”“小品表演”等活动,持续加强防溺水、防欺凌、防电信诈骗、一盔一带等主题宣传教育。全区52所中小学开通了“警察叔叔信箱”,累计收到学生来信2000余封,核实、处理学生矛盾纠纷180余件;收回防溺水回执单108240份,录制“三防”原创宣传视频作品1000余部,多部作品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评选中屡获殊荣。

  东胜区教体局将始终坚持“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锚定“层层抓好落实”的行动力,在强本领、建体系、育品牌、抓亮点、促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以持久有力的举措护航“五优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胜区教育体育局

  编辑:吕京

  审核:杨天惠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盘锦段主线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2025-06-24 09:4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06-24 04:50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06-24 05:00
从国铁集团获悉,近期,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
2025-06-24 05:00
构建新农科人才“四新”培育目标体系。
2025-06-24 03:45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基因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改善近端肢体的血液流入,从而改善单个血管小体中的血液再分。
2025-06-24 09:31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