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每天早上6点,位于江苏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工房北区十一区出入口的一间“无名”的小卖部开门营业。
作为店主,53岁的吴爱建照例张罗着烧热水,为来往的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周边居民等提供免费茶水。在这间仅有12平方米的小卖部里,他走过了18年光阴。
2006年,吴爱建因工伤导致右手残疾。为了谋生活,在原戚墅堰区民政局、城管局的帮助下,他用彩钢瓦、铁货架、玻璃柜和废弃的木桌,搭建成简易的小卖部,开始售卖报纸。
时光流转,小卖部人来人往,货架上的商品从报纸换成了饮料和方便食品,但外立面已开始生锈老化。去年7月,工房北区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启动,老城厢处处焕新,衬得这间年久失修的小卖部“格格不入”。拆除还是保留?这让花溪社区党总支书记肖慧玲犯了难。
“如果拆除,老吴就失去了部分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如果保留,又影响市容市貌。”肖慧玲透露,“起初,我们建议老吴租用周边商铺,但他表示做的都是熟客生意,一旦搬迁,不仅会流失客源,还要多出一笔房租钱,而且周边居民买东西也不方便。”
于是,经过多轮沟通,社区选择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改造,并与吴爱建一同商量实施方案。换了货架、装了空调、搭了水池、画了墙绘,门口还摆放了长椅……仅在40个工作日内,小卖部就面目一新,既延续了情怀,更成为了便民服务点。
“老吴,来瓶水!”上午9点,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65岁的刘锡华散步至小卖部。几乎每天,他都会来这里买东西,顺便歇歇脚、聊聊天;虞锡青和丁杏玲夫妻俩带着外孙女,买完菜前来躲雨。不一会儿,居民们越聚越多,大家伙儿谈笑风生,时不时逗逗孩子。
18年间,小小的店铺承担起多种功能,盛起了最淳朴的邻里情:每天清晨,路过的“上班族”就来接杯热水;居民们等车时,也喜欢走进来唠唠嗑;遇到下雨天,行人会在临时搭建的雨棚下躲雨休息;一到傍晚,小卖部门口更成为周边老人的聊天集聚地……
“每个月,我和老伴都要去女儿家住几天,收到的快递总会暂时存放在老吴这里,有时他还会帮我代付运费。”丁杏玲坐在长椅上笑着说:“小卖部改造后,我们还会来‘蹭’空调。”
“谁家缺点什么就来店里买,买完也不走,还要拉拉家常。”感念于社区的帮助,遇到老主顾、老邻居来买东西,吴爱建通常只收个批发价,不仅如此,他还主动维护十一区出入口的环境,由此结交了不少朋友。“这一片基本都是熟人,有的人不记得名字,只叫‘绰号’。”
长时间的信任积累,促成了“双向奔赴”。每逢吴爱建去菜场买菜或到医院开药,刘锡华就自愿过来看店;居民赵九斤则时常帮忙洗菜和择菜;“丁杏玲们”为了表达感谢,常来光顾生意……依托小卖部这个“窗口”,他们从最初的点头之交,变得熟稔亲近、彼此扶持。
尽管正在历经城市更新,作为老城厢的花溪社区,人情味儿却越来越浓。“小卖部承载了很多老一辈人的生活与消费记忆,是邻里关系建立起来的连接点。”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智佳说,保留小卖部,也是保留一份情怀,让邻里情得到延续。
“等我满了60岁,这间小卖部就会还给社区,可能会传承给下一个人,继续发挥便民服务点的作用。”中午1点,吴爱建又忙碌起来,为结束送餐的外卖小哥递上茶水。
小卖部的门上,张贴了“福”字,寓意着温馨与幸福。(常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