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提升施工品质,让“精装修”名副其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提升施工品质,让“精装修”名副其实

来源:人民日报2024-09-09 09:56

  提升施工品质,让“精装修”名副其实(百姓关注)

  赵 兵 王昕宇

  近年来,精装修房屋在住房销售市场上越发常见,“拎包入住”“装修不用愁”“奢华顶配”等销售宣传标语引来不少消费者关注。然而,由于装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对精装修房屋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我购买新房子后,又以每平方米5500元的价格额外购买了精装修升级包,可住了没几个月,就发现存在装修质量问题。”江苏南京的王先生来信说,他在退休之际置换了新住房,购买精装修升级包本想能直接拎包入住,省心省事,可入住后发现挡门条缺失、门窗漏风、卧室新风机不出风等一系列问题。

  装修质量出现问题除了装配工艺导致,还有的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比如,即使选用同一品牌的材料,不同型号的产品质量与使用体验也有很大差别,价格更可能相差成百上千甚至数万元。网友杨女士就反映自己在购买精装修房屋上吃了“哑巴亏”:“我们购买的精装修房屋,在合同上对地板、卫浴设施等重要大件都标注了所采用的品牌,但实际用的都是这些品牌里档次最低、最便宜的款式。这样的精装修,根本不值这个价钱。但是业主又说不出合同的问题,只能接受现实。”

  如何定义精装修?目前并没有统一标准,只有全装修住宅的相关标准。根据2002年印发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规定,装修一次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简称全装修住宅。在全装修住宅的基础标准之上,一些开发商提出了更为精品化的装修方案,给房子带来更高的溢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装修”。

  “但是,因为缺乏精装修的验收标准,普通购房者往往缺乏专业鉴别能力,很难在收房验房时判断房屋装修质量,也看不出所使用材料的优劣,直到房屋居住一段时间后才发现问题,但为时已晚。”安徽庐江县读者王恩奎来信说。

  另一方面,精装修出现问题后维修难,也令不少消费者困扰。广东广州市的宋先生于2022年购买的精装修新房于去年底交房,但是验房时却发现装修问题不少——地漏错位,排水困难;墙壁瓷砖空鼓、裂缝;门框未封边……宋先生向物业服务公司和开发商反映上述问题时,却被“踢皮球”。“去找开发商,开发商让我找物业;询问物业,物业说开发商负责,正在等返修人员。结果3个月都没有解决问题。”宋先生说。

  还有网友在人民网“人民投诉”留言,其在河北邯郸市购买的新房,在购房合同中备案为装修交付,实际只有几户作为精装修验收使用,其余房屋则是毛坯交付。

  精装房的装修质量和维修服务难以得到保障,原因何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洪亮表示,问题的症结在于责任不清。“许多开发商为了规避责任,会让消费者签署两份合同。一份是与开发商签订的毛坯房房屋买卖合同,另一份是与装修公司签订的装修合同。”王洪亮解释说,“依据合同的主体来看,收取装修费用的、履行装修义务的都是装修公司。当装修质量出了问题,开发商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推给装修公司。实际上,许多精装房的装修公司通常由开发商指定,一般是开发商的关联公司或者和开发商存在利益合作关系的公司,开发商完全卸责并不合理。”

  对此,读者建议,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装修公司,都是精装修的第一责任方,必须诚信为本,履行合同承诺,确保施工质量,做好售后维修。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当畅通消费者的投诉渠道,对于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装修公司或开发商予以查处,并公布相关典型案例。

  为提升精装修的品质和购房者满意度,还有读者建议,邀请购房者参与装修过程。“为了满足购房者的多元化需求,可以充分利用房屋预售时间与交房时间差,推行菜单式装修或装修套餐,让购房者参与住房装修设计,选择装修材料、器具品牌甚至型号,满足业主个性化需求。”重庆市读者殷贤华说。

  此外,王洪亮提醒消费者在购房时要谨慎签署合同。首先是注意合同主体,最好是购买开发商直接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装修条款的房屋。其次,留心合同中用料的相关品牌、型号、规格,仔细参观开发商公示的样板间,充分了解成品价格和质量,再谨慎决定是否购买。王洪亮说:“装修合同清单中不仅需要标明品牌,而且需要说明具体型号,如果没有,那么原则上要求应当为中等质量。如果装修质量出现了问题,消费者都可以依法要求更换或赔偿。”

  对于后期维修问题,专家表示,如果协商后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消费者可按照合同约定的争议处理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裁决。“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需要明确开发商为装修合同的合同主体。开发商通常需要承担迟延交付房屋的责任并赔偿违约金、承担维修期间消费者租房的费用,同时应当委托装修公司或物业对质量问题进行修理、重做、更换。”王洪亮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9日 07 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彻夜搜救

  • 节后电影市场持续火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2025-02-10 10:11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25-02-10 09:28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2025-02-10 10:04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最常说的理由就是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
2025-02-08 10:16
冬日暖阳下,搭乘摇橹船泛舟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如入画境。
2025-02-08 10:14
该研究团队就如何度量全球尺度土壤水分站点空间代表性、如何表述地面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如何影响站点的代表性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他们提出了新指标“站点相似面积比”,该新指标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卫星像素内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还考虑了站点的下垫面情况。
2025-02-08 10:04
在山东省邹城市,有着百年传承历史的非遗——火虎表演,也以全新面貌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春节期间,天津游客孙先生来到河南省开封府景区,沉浸式体验开封市首个全息侦探剧目《闸口盘车案》表演。
2025-02-08 09:58
托卡马克最初是由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是一种利用磁场约束带电粒子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
2025-02-08 09:22
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时不时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大年初三中午,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部管道工程师胡毅正和同事沿着线路做检查。
2025-02-07 09:29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海拔2827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西南丽江卫星数据接收站(以下简称丽江站)就坐落于此。唐梦月之前一直在北京密云卫星数据接收站工作,2023年7月,他主动请缨支援建设,从北京来到了丽江。
2025-02-07 10:07
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1亿亩,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其中,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683万亩。
2025-02-07 10:04
此地坐落着我国单体容量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中国绿发集团所属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春节假期,担任新疆中绿电若羌区域运检中心副经理的郭晓阳,选择坚守在项目现场。
2025-02-07 09:59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陈维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绿色可持续废弃物回收管理策略,能够同时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资源回收和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物的捕获和转化。
2025-02-07 09:58
构建“教育-认证-就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让每个飞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升空航道”。
2025-02-06 14:23
松下的重组绝非简单的业务收缩,而是日本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次战略校准。
2025-02-06 13:20
该奖项是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的最高奖,设立34年以来,这是亚洲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2025-02-07 09:52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06 09: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