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疆: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田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新疆: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田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来源:微言教育2024-08-29 13:21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 “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 新疆如何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视频带你看

新疆: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田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组图带你看

  新疆拜城县乡村幼儿园教师在教孩子们认识科学现象。

  新疆乡村学校的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

  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在指导团队中的学生开展实践训练活动。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学生在景区服务游客。

  均为中国教育报记者蒋夫尔摄

  报道带你看

  新疆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田

  “手拉手,心连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如今,走在天山南北的校园里,常常能听到学生们唱起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这是新疆教育系统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生动写照。2018年以来,新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了有形有感有效目标,把“同心圆”画在学生心中,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疆篇章。

  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亲如一家”

  为开阔中学生眼界,增长见识,让他们亲身感受伟大祖国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暑假,新疆组织师生赴北京、山东等地开展研学活动。

  “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三中学学生美迪娜·热合美提欧拉激动地说。

  “我们和青岛第三中学的同学联谊,一起交流学习生活感悟,同台展示才艺,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学生阿卜杜拜斯尔·阿不都艾海提开心地说。

  ……

  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们感慨连连。

  “明天下午还一起打篮球吧,要是你喜欢,我还可以教你打乒乓球。”暑假里,家住乌鲁木齐天山区东大梁社区的初二学生艾斯卡尔·热合曼和初一学生王小东每天相约到社区篮球场打一个小时的篮球。“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都很喜欢体育,我们还一起聊天,可开心了。”王小东说。

  如今,像艾斯卡尔·热合曼和王小东一样,新疆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似兄弟姐妹,亲如一家——这是新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来的喜人成果。

  新疆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化南疆与北疆、兵团与地方、疆内与疆外学校结对共建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即干部和教师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疆内学校与其他省市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常态化开展“手拉手”活动。

  为全面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新疆持续组织中小学生赴北京和其他省市参观学习、研学交流,打造“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研学活动品牌。同时,实施百名新疆班办班学校当地学生来疆研学“走亲戚”、百名新疆班优秀学生家长赴办班学校考察及返乡宣讲、千名教师来疆家访等“百百千”行动,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各族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全面增进了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堂主渠道落地生根

  “过去,我并不太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现在通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不仅明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而且意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心中的温暖家园。”新疆大学大二学生尼格买提·吐尔地说。

  走进新疆大学的课堂可以看到,不仅思政课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也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如今,天山南北的课堂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红红火火地开展。

  新疆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设相关课程,推行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专题教材。同时,在高校相关学科设置研究方向,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质增效”行动,新疆建好用好3个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4个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培育)基地。通过这些基地将教学活动转变为更加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我们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候,没有局限在课堂上、教科书里,而是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深切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新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说。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新疆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八个一”活动:习练一手好字、过好一次重要节日、践行一套文明礼仪、体验一段研学旅行、参与一项艺术活动、承袭一门民间技艺、欣赏一种传统曲艺、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八个一”活动在天山南北广泛开展起来,成为学生们追捧并积极参与的校内外实践活动。

  “我们组织了311个书法社团,近万名学生参加传统书法大赛,并将师生书法作品制成团扇、挂画等,张贴在校园文化墙和宣传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赵鹤征说。

  这些年来,新疆不断巩固提升各学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成效,以南疆地区、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语文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研究,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训练,不断提升学校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做到人人会说普通话。与此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办好县级“中心课堂”、农牧民夜校辅助课堂,面向青壮年劳动力、产业园区务工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培训。支持南疆五地州加快建设完善“石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能学习系统”和“石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管理系统”,着力构建兼具学、管、评和科研功能的推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这些创新举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疆教育系统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为突出有效性,新疆坚持“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创新青少年“五观”教育方式,强化部门联动,组织开展青少年“五观”教育专项调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教育等系列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堂主渠道落地生根,从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之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五个认同’核心,强化担当,久久为功。”今年暑假,新疆大学把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开到了喀什地区巴楚县。会上,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光海这样对基层学校的教师们说。

  类似的活动在新疆教育系统还有很多。2022年,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开始积极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结对共建平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效衔接、整体推进、螺旋上升,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工作中,新疆推进“四个结对”,即:构建高校思政课共建体系;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中高职院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同时,组建思政课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团队。

  4场以“大手拉小手,携手育新人”为主题的新疆伊犁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学活动,让中小学生开阔了视野。大学生解说团以“传递时代强音,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结对共建校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宣讲,覆盖3800余人……

  类似这样的活动,在天山南北的大中小学校园开展起来,成为校园亮丽的风景线。

  新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之中,在全区部署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推进行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行动等10项具体行动。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在中小学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指导高校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疆努力推动形成思政工作合力,14所区属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帮扶南疆49所中高职院校。同时,优化地方思政课程体系,成立自治区地方思政课建设指导委员会,着力打造地方思政课品牌。

  “新疆教育系统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作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不断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深入推进事关教育发展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推动教育强区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国良说。

  文字 | 蒋夫尔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网追的“扁担女孩”,找到了!

  • 新能源汽车的中国-中亚跨国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由衢州市开化县的钱江源园区与丽水市的百山祖园区组成,总面积约747平方公里。
2025-06-11 09:23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9日对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2025-06-10 10:04
6月8日,国产人形机器人携手机器狗攀上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挑战在全球最长猫道上行走。
2025-06-10 10:03
夏日,生机勃勃,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生态心”区域,这里没有人工干预和打理,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2025-06-10 10:02
日前,位于重庆巫山的五里坡管理中心在科研监测中发现了2个新属共8个新物种,这是继2022年发现4个新物种后该中心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新物种。
2025-06-10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