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以“新媒体+”助力千年古村潮起来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以“新媒体+”助力千年古村潮起来

来源:光明网2024-07-30 15:23

  近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走进花都区三华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按照“新媒体+”思路,从讲述发展故事、制作短视频、开展直播宣讲、设计文创产品及墙绘作品、开设非遗小课堂等五个维度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以“新媒体+”助力千年古村潮起来

  实践团与村民进行调研沟通 廖绮晴/摄

  三华村是北宋时期建村的古村落,也是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为更好呈现三华村的历史和文化,Young实践团先后与三华村委、花都区博物馆开展座谈,走进古祠堂、党群服务中心、颐康服务站等进行考察,开展古村祠堂文化的价值重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岭南醒狮文化等系列专题调研。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以“新媒体+”助力千年古村潮起来

  实践团制作的一期短视频封面 骆凯初供图

  活动期间,实践团共制作了8期短视频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以着力传播三华村的文旅资源,提升其非遗的辨识度。《传承醒狮武术,锻造中华风骨》等短视频一经发布即受到哔哩哔哩、视频号等平台粉丝的广泛关注。

  7月14日和20日,实践团分别以“追溯古村历史,讲述人物故事”和“走进‘三华十景’,讲述古村今昔”为主题开展了思政理论直播宣讲课,生动呈现了三华村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事迹以及村落风景和古建筑。两次直播宣讲的线上观看人数达300余人,收获点赞超8万次。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以“新媒体+”助力千年古村潮起来

  实践团设计的部分文创作品 黄海雪供图

  同时,7月5日至21日期间,实践团的文创组和墙绘组设计了系列文创产品和墙绘作品。其中,文创组围绕三华村的水仙茶、镬耳墙建筑、灰塑艺术及醒狮文化四个主题进行设计,设计文创产品达百余件。墙绘组将三华村的水仙茶从种植、采摘、制作到售卖的全过程进行绘制,设计出4个版本的50米墙绘,展现了三华村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特色。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以“新媒体+”助力千年古村潮起来

实践团设计的墙绘作品陈运红供图

  此外,7月17至19日期间,实践团还在三华村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非遗小课堂,以“‘漆’彩纷呈”“‘布’里生花”“‘印’入眼帘”三个主题向孩子们呈现了漆扇、扎染、拓印三项非遗技艺。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小朋友们还体验了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李婉霖 聂美城 黄海雪 廖绮晴)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以“新媒体+”助力千年古村潮起来

  拓印制作 邹春梅/摄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沪开幕

  • 镜观世界丨舌尖上的中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