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提“成色” 添“亮色” 显“本色”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推深抓实“六个工程”书写时代发展新篇章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提“成色” 添“亮色” 显“本色”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推深抓实“六个工程”书写时代发展新篇章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2024-07-08 21:34

  编者按

  奋楫扬帆启新程,赓续前行谱新篇。“六个工程”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量质双提、民生福祉不断厚植……时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坚持立足实际、干在实处、务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检验的新实绩。

  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今年是聚焦全面贯彻一条主线、聚力办好两件大事、精心实施“六个工程”、推深做实产业发展“五大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呼伦贝尔各地如何以工作的重点突围带动发展大局的突破、以难题的破解推动难点的破局、以亮点的频现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即日起,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围绕聚焦聚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大力实施“六个工程”等内容,全面盘点经济社会各领域举措成效,推出《北疆千里画宏图一时新》系列报道,通过深入采访报道各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以各地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书写出的历史答卷,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担当作为,谱写新时代呼伦贝尔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敬请关注。

项目建设提速显效

产业发展遍地开花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

处处是生态美、产业兴

动力足的崭新图景

  翻开呼伦贝尔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画卷,目光所及皆是温暖。

  “六个工程”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政治工程、民心工程。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好对全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撑性、牵引性、撬动性作用的“六个工程”。开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吹响实施“六个工程”的冲锋号,释放出攻坚克难取得新突破的明确信号,我市紧紧围绕贯彻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对标对表谋、积极主动跑、聚焦聚力推、见行见效落,常态化、高频次、大力度、高效率调度推动工作,切实以关键领域突破带动全市整体工作跃升,确保打好打赢“六个工程”总体战、增进福祉攻坚战、推动发展持久战。

  今年年初,呼伦贝尔市委书记高润喜带队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汇报对接工作,围绕全市当前正在谋划推进的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重点项目、重要事项,积极争取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和平台支撑,进一步引领带动全市上下聚力实施好“政策落地工程”主动对接争跑、抓好成果转化,有力推动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

  科学化精细化“温暖旧改”赋能城市更新

  百姓冷暖,枝叶关情。“温暖工程”是呼伦贝尔市聚焦百姓生活实际需求、解决城市紧迫问题重点实施的民生“一号工程”。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停暖即开工”“开化即开工”的要求,打好提前量,科学安排施工时序,做到能开工尽快开工。开辟“温暖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统筹推动“供热质量提升、供热投诉举报畅通、供热举报问题限时办结、供热隐患排查、供热保障监管”五个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在巩固现有成果、确保供热稳定安全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精准供热、按需供热的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模式,描绘出透过“万家灯火”瞭望“温暖工程”最美画卷。目前,全市40个温暖工程项目已全面启动。

  “一老一小”一边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霞”,牵连着一座城市所有家庭的幸福期盼,是绘好民生答卷的关键得分点,稳稳的幸福,美美的笑容,也是呼伦贝尔一直的追寻。2023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制度、强引领、抓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先行,“一老一小”等服务设施逐步完善,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文旅惠民圈、社区养老服务圈建设成效显著。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呼伦贝尔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来,海拉尔区建华路全线贯通,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鄂温克族自治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攻克市民广场征拆难题;各旗市区多条断头路的拓通为城市交通“舒筋活络”……在呼伦贝尔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呼伦贝尔市民生事业发展摁下了快捷键、跑出了加速度,不断优化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带动全域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的新路径、新模式。

  播种绿洲止风固沙开科技创新之源

  红柳长势旺盛,梭梭遍布沙包,一株株、一蓬蓬、一簇簇的沙生植物,随风起伏,如绿涛般涌向沙海深处。一道道林带不断延伸,绿色由一点点、一丝丝,逐渐变成一块块、一片片。

  呼伦贝尔市始终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2023年以来,成立工作专班,坚决把生态安全挺在前头,朝着“天更蓝、地更绿、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的方向踔厉奋进。2021年—2023年,采取乔木造林、人工种草、草原改良等治理措施完成防沙治沙面积90.18万亩,以实干担当书写新的绿色传奇。

  模式之所以有效,关键在因地制宜。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依托沙区光热和林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沙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用高效先进的光伏技术和产品,促进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时在防沙治沙工程项目中,因地制宜融入经济林果、饲草料、草药、积极探索绿色食品原料等产业,提高防沙治沙经济效益。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提升沙区经济发展水平。自今年防沙治沙工作开展以来,全力推进沙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呼伦贝尔市各类生态建设工程总任务202.39万亩,目前已完成126.95万亩,完成总任务量62.73%……正是一个个行之有效的模式,呼伦贝尔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让美丽呼伦贝尔不断铺展新画卷。

  治沙成效来之不易,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苦干,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的赋能。呼伦贝尔市利用优良牧草田菁改良治理盐碱地、引进驯化及推广优良林果品种蓝靛果忍冬,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东北农业大学开展深化合作;新巴尔虎左旗采取机械沙障锁边工程与造林种草、封沙育林相结合的综合治沙模式累计完成治沙面积21.03万亩。从防沙到治沙,呼伦贝尔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在“沙里掘金”,为荒漠化防治贡献出更多呼伦贝尔智慧。

  以“诚”点睛以“信”为先利营商发展之实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呼一应间,呼伦贝尔各级党委、政府与各族群众的心越走越近。年初以来,呼伦贝尔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诚信建设工程工作部署,坚持以“有呼必应” 品牌创建为引领,以诚信建设软实力赋能优化菅商环境,聚焦惠企利民、健康发展、共建共享、司法为民,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用,把提升全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作为抓手,持续打造便携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守信践诺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诚信建设工程,呼伦贝尔市各方正形成强大合力。近年来,我市畅通政务诚信投诉渠道,在市本级和14个旗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诚信建设投诉”窗口,集中受理政府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产业扶持、政府投资等领域承诺事项的违约失信行为的投诉建议。

  为营造一流的市场环境,呼伦贝尔市亮出精准“政策包”,实行企业歇业登记“一事联办”制度,启动“一窗申请、市场监管、税务、社保、公积金等事项同步联办、一键歇业”办理新模式,降低市场主体“休眠”成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同时,建立年报和信用修复“帮代办”点,累计为 11243户经营主体完成年报公示,1697户经营主体网上提交信用修复申请。

  市场环境四梁八柱搭定,法治环境雕梁画栋写意。呼伦贝尔市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赛克社区、海拉尔区胜利街道新春社区设立法官工作站,着力创建无诈社区,守好百姓的“钱袋子”。在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助力企业抢抓“双碳”目标、畅通企业诉讼维权入口等方面综合施策,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工商联设立“法官工作站”,运用法治手段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组组翔实数据、一个个务实举措,一幅幅壮美画卷……呼伦贝尔这颗北疆明珠,正以紧抓快干的冲劲,奋发有为的干劲,瞄准“五大任务”,推进“六个工程”,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全力确保各项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呼伦贝尔新篇章。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周晴

  美编:刘金旭

  主编:陈静文

  监审:韩永刚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 金秋好“丰”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