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27日一大早,趁着雨势减缓,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羊业分会秘书长、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翀带着服务团队,从学校出发前往浙江衢州等地,指导当地养殖户应对汛情对畜牧业带来的影响。
近段时间以来,浙江各地普遍遭遇长时间大雨、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多地发生影响不等的洪涝灾害,部分地区还引发次生灾害,给当地的农林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暴雨洪水过后,如果不抓紧时间管理养护、生产自救,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疾病传播,从而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二次重创。
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们第一时间奔赴各地。有的暂时放下手中的科研和论文,加入救灾队伍;有的编写抗洪救灾资料,助力各地群众科学救灾;有的利用最新的农林科技,现场指导群众保障生产。
在建德,教授们为当地灾后果蔬的销售出谋划策,部分师生还深入农业生产基地和合作社,与当地群众一起开展台风灾后的除草、挖沟、松土等重建工作。在龙泉、遂昌,专家们奔赴各果蔬生产基地、水果观光园,为当地的火龙果、柑橘、葡萄、猕猴桃等产业夏季栽培技术、防台防涝提供现场指导。在遂昌的一个火龙果基地,科技特派员邵果园反复叮嘱果农:“火龙果不耐涝,要及时排出积水,有条件的话要多松土,还要注意通风。”
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教授先后前往各种植养殖基地80多个,开展科研服务超20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指导和培训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超过1000人次,有效助力各地群众抗洪救灾保生产,尽可能降低暴雨洪水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作者:本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胜伟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2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