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被蚊子叮咬后 为什么有人起红点有人起大包?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被蚊子叮咬后 为什么有人起红点有人起大包?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6-05 08:56

  原标题:被蚊子叮咬后 为什么有人起红点有人起大包?

  立夏之后,北京的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气温升高的同时,蚊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蚊子这些小东西,让人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恼人的嗡嗡声在耳边回荡,不仅干扰我们的生活,还会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独特的“印记”。这些“印记”有时表现为显眼的大包,有时则是小小的红点。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蚊子是如何吸血的?

  蚊子首先会利用其天赋异禀的嗅觉,通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排出的体液寻找合适的目标。当找到目标后,蚊子会将尖锐的口器刺入人的皮肤。

  蚊子的口器其实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结构。蚊子头部共有六根“针”,其中两根带锯齿的是作案的主要工具。

  其中包括可以切开皮肤的“刀”,以及用来寻找血管的探测结构。当找到血管后,蚊子会通过口器中的管道将含有抗凝血物质的唾液注入伤口处,以防止血液凝固,便于其吸食。然后,蚊子利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吸入到自己的体内。

  被蚊子叮咬后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与蚊虫的毒性和免疫系统有关

  吸血完成后,蚊子会飞走,而被叮咬处可能会出现瘙痒、红肿等反应,这主要是因为蚊子释放出的一些特殊物质引起的免疫反应。

  被蚊子叮咬后呈现出不同的状况,有的人是面积较大的包,有的人是较小的红点,其中的缘由主要与蚊虫的毒性和我们自身免疫系统的反应程度有关。

  免疫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以及免疫物质,其主要职责是与外来病原体和体内变异细胞展开斗争,以此保障人体的健康状态。在正常人体的诸如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各种体液中,存在着许多具备杀伤或抑制病原体效能的物质,比如溶菌酶、防御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之类。当病菌、病原体等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会首先将其分解成一个个片段,接着在自身表面呈现出来,成为抗原。

  当病原体进入机体的血液、淋巴液等部位时,B 细胞(源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会因受到外部抗原的刺激而改变形态,使体积增大,转变成浆细胞,可分泌抗体来专门结合并清除抗原,从而发挥体液免疫功能;而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时,T 细胞(来源于胸腺的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能够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对抗原或异物进行清理,维护人体健康。在感染首次被抑制住以后,免疫系统会对该致病物质留下记忆,这样以后如果再碰到相同致病物质入侵时就能准确且快速地做出回应。

  如果你频繁地被同种蚊子叮咬,免疫系统的反应也会逐渐变得“麻木”

  一般来说,被毒性较强的蚊虫(如花蚊)叮咬后,身体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症状和瘙痒感。如果你以前从未被某种蚊子叮咬过,那么初次遭遇时,情况会更加特别。当蚊子将口器插入你皮下组织的血管中时,它会从唾液腺中分泌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确保口器能够顺利拔出。当蚊子完成吸血并将口器拔出后,毛细血管会出血,形成一个小淤点。再加上蚊子的分泌物,它们共同作用,引发了轻微的炎症反应,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一个小红点。

  在这个时候,由于我们的免疫系统还未能识别这种“外来事物”,所以并不会立即形成蚊子包。然而,免疫系统并非无动于衷,它会默默记住这个“不速之客”。当下一次再遇到同一种蚊子叮咬时,免疫系统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在几秒钟内召集众多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会产生组胺、细胞因子等物质,它们就像是“信号兵”,传递着身体的指令。组胺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进而产生瘙痒感;而细胞因子则会进一步诱发炎症,于是原本的小红点就演变成了又大又痒的蚊子包。

  有趣的是,如果你频繁地被同种蚊子叮咬,免疫系统的反应也会逐渐变得“麻木”。就像久经沙场的战士,对于熟悉的敌人逐渐习以为常,不再产生强烈的反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对于蚊子叮咬的反应会逐渐减小,蚊子包也不再那么明显。

  蚊子叮咬的困扰、防护及叮咬后处理方法

  当不小心被蚊子叮咬后,针对大包和小红点,我们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于大包,可以采用冷敷的方式来减轻肿胀和瘙痒,冷敷能够收缩血管,缓解炎症反应。对于小红点,可以涂抹一些止痒药膏,帮助缓解瘙痒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过度搔抓,因为搔抓不仅会加剧瘙痒,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总之,了解蚊虫叮咬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了解蚊子叮咬的原理和应对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减少被蚊虫叮咬的困扰。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陇南:灾后忙恢复

  • 南博会上的“科技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恶劣天气,如何安全避险?
2024-07-26 09:51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2024-07-26 06:15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投入使用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4-07-26 06:05
在很多人看来,塑料是不能导电的。但实际上很多塑料也能导电,这种塑料被称为导电聚合物。科学家们发现,让这种导电聚合物薄膜出现温差,它就可以发电,这就是聚合物热电材料。
2024-07-26 06:05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极目空间望远镜和国际上的费米卫星伽马射线监测器的观测数据,在伽马暴中发现能量高达37兆电子伏的伽马射线谱线,且谱线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幂律形式演化,这是迄今观测到的宇宙天体产生的能量最高、证据最确凿的谱线,为破解伽马暴及相对论性喷流产生之谜提供了全新的重要线索。
2024-07-26 06:05
重点在于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2024-07-26 09:45
资料显示,龙卷风属于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小范围空气涡旋。当龙卷风袭来,如果身处户外,要观察龙卷风动态,及时避开其行进路径;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高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
2024-07-25 10:25
如今,科技已经成为体育竞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运动员的表现,丰富了观众的观赛体验,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024-07-25 10:23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研究员张居甲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成功捕捉到超新星的爆炸激波冲破其外围致密星周物质的壮观瞬间。
2024-07-25 10:20
不少人在体检后,报告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阳性。“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很苛刻的细菌,可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柴宁莉说:“目前Hp感染主要通过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13呼气试验检测。
2024-07-25 10:19
针对近年来网络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的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4日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据介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一是“共享屏幕”类诈骗。
2024-07-25 09:39
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通航作业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消费新业态加速涌现;应急救援、气象探测等无人机新场景接续推出;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航局陆续出台《城市场景物流电动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轻小型)系统技术要求》《城市场景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航线划设规范》等相关标准,助力城市轻小型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落地。
2024-07-24 09:54
“这是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类似‘超级充电宝’,每天可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全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具备大功率、长寿命、深调峰、易选址等特点,单机功率可实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级的储能容量,寿命通常可达30年以上。
2024-07-24 09:48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供图)  “与易挥发的水冰不同,ULM-1这种水合矿物非常稳定。
2024-07-24 09:46
近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等新科技对视听行业产生着显著而深入的影响。
2024-07-24 09:40
当前,科技进步催生了一大批智慧养老“黑科技”产品,引领智慧养老新潮流:一键通呼叫、智能烟感器等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监测等服务;护理机器人、家务机器人等产品,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智能升降沙发、防走失定位鞋、气囊防摔衣等产品,让老年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
2024-07-24 09:31
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一系列目标。
2024-07-24 09:30
这种传统评价模式忽视了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致使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论文发表速度,却牺牲了论文质量以及自身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升。
2024-07-23 02:55
我发现这个专项非常适合我,因为我希望在研究生期间能够更多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未来投身国家航天事业。面试时,评委中有来自企业的专家提了不少理论如何应用于工程的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让我印象深刻。
2024-07-23 02:55
然而,唯论文、唯分数等陈旧的评价观念与评价模式对于学生拥抱这场学习的变革形成了显著制约,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与创新。
2024-07-23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