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深耕黄牛改良领域70余载,将改良作为推进黄牛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逐年提高种群质量,黄牛品质和数量稳居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榜首,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黄牛市场价格不稳定,但我家的牛改良得好,再加上科学喂养,受行情影响要小一些。”一大早,科左后旗养牛能人布和白乙一边翻看他的“宝典”——黄牛改良谱系档案,为家里要配种的几头母牛提前做好规划,一边自豪地说。布和白乙是甘旗卡镇准协日勒台嘎查的一名乡村兽医及配种员,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资助项目推荐人、通辽市“养牛十佳能手”称号。布和白乙说他的养牛秘诀就是改良,是科学养牛、养精品牛让他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在帮助其他养殖户配种和自己喂养的过程中,我发现单靠增加养殖数量,不注重牛的品质,效益不会很高。从1998年开始,我对本土品种牲畜进行详细的遗传记录,利用不同谱系的冻精配种,逐步培育出了现在的乳肉一体改良牛。改良牛体尺体重变化明显,产肉量和产奶量都有了大幅提高。”布和白乙说。
布和白乙由养牛到养“好牛”,由多养到精养的过程,是科左后旗黄牛改良成果的一个缩影。科左后旗农牧局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胡日查介绍: “从1953年开始,后旗以蒙古牛和三河牛为母本,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扎实开展品种改良选育。经过本交改良、常温人工授精、颗粒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细管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四个阶段的传承发展,培育出了种群规模庞大、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体型大、骨骼粗壮、体质结实、体貌特征一致、肉用性能突出的‘科尔沁牛’。”
1990年,科左后旗以“科尔沁牛”为主体的改良牛已发展到18万头,占黄牛总数的73%,为新品种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2002年,该旗改良纯度第四代以上的黄牛,经国家科委、农业部联合验收命名为“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乳肉兼用品种。如今,在科左后旗黄牛交易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每年交易头数超百万。
“养牛也有技巧,精养、细养、养好品种的牛,才能多赚钱。”这是巴胡塔苏木边布拉嘎查养殖户清明多年养殖黄牛总结出的经验。经过20多年的改良,清明家的牛不但品质得到了提升,收入也水涨船高。清明高兴地说: “本地牛没改良之前,一头牛犊也就卖两三千块钱。2003年开始改良,现在一头牛犊能卖2—3万元,年收入40万元左右。”行百里路者半九十,科左后旗黄牛改良工作任重而道远。 “全旗现有1200个冷配站点、1960名配种员。2023牧业年度,肉牛存栏100.86万头,其中能繁母牛62.85万头,牛冷配42.6万头,良种率达到98%。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实施良补冻精区划布局,进一步提高种群质量;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冻精市场整治力度,强化牛冷配清群监管,保障黄牛改良工作正常运行,为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胡日查介绍道。
图片来源:科左后旗融媒 记者:张春颖
编辑:李春雨
一审:张红婵 二审:于露 终审:斯琴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