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按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加速键”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按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加速键”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2-29 09:41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800多位国内外代表对“教育向何处去”这个世界关注的时代命题进行了讨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抢抓科技发展机遇,是高等教育承载的历史使命。而未来技术学院是统筹谋划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实践,也是抢抓未来科技发展机遇、形成引领全球未来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如何使未来技术学院真正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和有效培养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优化准入条件,优中选优向未来。一要严格未来技术学院的选拔标准。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分区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动”的原则,对未来技术学院进行科学培育建设,严格把好验收关。二要多元化制定未来技术学院的招生标准。招生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把关项,已成立的未来技术学院主要采取“高考+夏令营选拔”“高考+校内二次选拔”“前置考核”等方式进行选拔工作,将专业能力考核和创新素质测试相融合,旨在遴选出真正具有专业品质与综合素质、具有前瞻视野与颠覆性思维的优秀学子。三要健全动态流出和二次选拔的流转机制,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真正选出具有新工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并对未来技术探索有志趣的未来技术人才。

  坚持交叉融合,无限可能引未来。一方面,明确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突破传统学科的束缚。既要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等,也要发展跨越文理的大融合、大交叉,以开放的姿态,贯通学科内容、融合学科优势、重构学科理念,健全学科协同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创新交叉学科组织体系,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原有组织结构,以新型学部制进行交叉学科规划和布局,优化学科资源、教师人才配置。培养方式推行知识与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培养方案实现“本硕博”贯通的全过程培养机制,培养评价过程中要对考试成绩、论文成果等传统评价方式进行超越,树立指向未来科研能力的评价导向。

  课程优化重构,激发潜力创未来。要对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进行优化重构,为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补齐交叉学科的知识短板,并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交叉学科思维,培养开阔视野和创新思维,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未来技术学院课程的高标准建设要在已有模块化、项目式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以项目为链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项目主导、模块交叉的个性化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科研项目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将理论讲解代入到实践问题的解决中,引导学生从项目实践中发现真问题、分析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提升未来科技人才胜任力。

  政研学产协同,最大合力赢未来。一是政教携手。要深化政府与未来技术学院的全面合作,发挥政府对人才培养全方位创新的引领推动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控作用。二是以研促学。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未来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与高质量的科研协作,在高强度的科研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系统了解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校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实现校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进技术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学产融合。实行双导师制,实现“学术导师+实践导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多方面联结,共同助力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

  (巴莹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 责编:袁艺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先行

  • 美丽中国|夏日大青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日益增长的海量视频数据和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当前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实时性、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方面仍然面临显著挑战。
2025-06-06 10:43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办电服务体系,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效便捷办电服务方式基本形成。
2025-06-06 10:35
科幻电影中凭借红外视觉锁定目标的“超视觉”已在实验室中照进现实。
2025-06-06 10:3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再国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加速器装置,首次合成了目前已知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新核素镤-210。
2025-06-06 10:31
为深入贯彻中央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部署,按照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安排,农业农村部近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农作物种子基地监督检查工作,紧盯繁种制种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严把制种源头关,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2025-06-06 04:15
“一本顶5本,22个超大触摸页面融合18种材质,完全开发宝宝触感神经系统,实现手眼脑三维协调发展。”
2025-06-06 09:50
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5-06-05 09:43
数据显示,在“本源悟空”的境外用户中,美国、加拿大等量子技术强国访问频次持续领先,其中美国用户访问量稳居境外第一。
2025-06-05 09:42
5月28至29日,宁夏电网迎来历史性时刻——新能源日发电量连续两天超越区内统调用电量,成为国内首个新能源日发电量超越区内统调用电量的省区。
2025-06-05 09:41
国家公园人才培养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2025-06-05 09:40
2025年1月,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科大在“有组织科研”战略上再添国家级平台。
2025-06-05 09:3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在银河系的“盖亚-香肠-恩克拉多斯”(GSE)吸积矮星系遗迹中,发现了一颗具有高钍/铕比的锕系元素增丰极贫金属星。
2025-06-04 09:47
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生态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
2025-06-04 09:43
截至今年6月1日19时,江苏核电“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已累计供应清洁工业蒸汽300万吨。
2025-06-04 09:40
长久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认为,在大约50亿年后,银河系将不可避免地与仙女星系发生碰撞,并最终合并为一个全新的星系“Milkomeda”。但现在人们发现,银河系的未来宛如一部“变形记”,会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多变且不确定。
2025-06-04 09:39
国家卫健委3日发布《关于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医防管人才可优先被认定为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拓宽其职业发展通道,并积极推荐参与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
2025-06-04 09:36
穿过村庄、绿树、田地……眼前的风景逐渐“褪色”,护林员艾散江抵达了工作地点——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工程核心区。
2025-06-04 09:33
在“尖班”,学生进入学习阶段同时也进入研究阶段,我们将国际重大科技前沿问题等清单转化为学生课题清单,让学生参与到团队的科研攻关过程中
2025-06-03 11:17
 柴油车尤其是重型货车堪称“经济动脉”。
2025-06-03 10:39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发于儿童,急诊处理主要是对症治疗,
2025-06-03 10: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