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湘潭一教师打骂不会做题学生?官方:涉事教师停职检查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湘潭一教师打骂不会做题学生?官方:涉事教师停职检查

来源:澎湃新闻2024-02-29 09:32

  2月28日,一段湖南湘潭市教师因学生不会做题而对其殴打辱骂的视频在传播。当晚,湘潭市湘乡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此事他们已经查实,涉事教师已被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将接受调查。

  该负责人还介绍,涉事学校为农村的六年制小学,网传该校曾有学生因教师殴打辱骂跳楼的情况不实。

  据湘乡市教育局2月28日晚通报,2024年2月28日下午,网传“湘乡市某学校一教师辅导作业时粗暴对待学生”的视频信息,对此,该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经初步核实,确实存在视频中所反映的问题。目前,该局已暂停涉事教师工作并责令其接受调查,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后续将对涉事教师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举一反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坚决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

  澎湃新闻注意到,网络传播的视频主要有三段,每段三分钟左右。视频场景为教师办公室,几名教师围坐在一个烤火炉旁边,学生将作业交到老师身边。一位穿棕色羽绒服的女老师训斥一名小学生模样女生。“最小的得数是几?说话啊?把谁变成4?说话啊!”老师显得情绪很激动,一边说一边巴掌掴向女孩的脸,女孩身体倾斜,稳住了后,老师又说,“我打死你,你瞎是吧,把8变成多少?读书,你配读书吗?”

  女孩开始抽泣。旁边穿白衣服的女老师说,“某某,不要哭脸,收住。你再说我就要告你状了。”

  涉事教师殴打辱骂学生 视频截图

  视频中响起了眼保健操的广播声。随后,又有一个男孩过来交作业,穿棕色羽绒服的老师先用男孩的作业打了女孩一下,看了作业后,又掐男孩的脸,“最小的得数是几?告诉我,是多少?” 随后把男孩作业扔到地上。男孩退后,穿棕色羽绒服的女老师又扯着女孩的头发来回撞,最后把她的本子甩到地上。女孩跑去捡本子,之后哭了起来。白衣服女老师对女孩说,“别哭了,安静一会,看我也要去告状了。”

  涉事教师殴打辱骂学生 视频截图

  之后男孩过来交作业,穿棕羽绒服的老师批改完后,直接把男孩作业丢地上。女孩则在一旁继续修改,一边写一边抽泣。

  另外的视频也是穿棕色羽绒服的老师对女孩咆哮。其批改作业的内容有“十分之三变成小数是多少?你这个蠢货。”“啊,说话啊,十分位……我是问你数位啊,说!”

  有家长群聊记录显示,涉事学校为湘乡市栗山镇金泉学校,涉事女孩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穿棕色羽绒服的老师为数学老师,白衣服老师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聊天还称,涉事教师平时喜欢打人,学校曾有男孩子被逼得跳楼。不过,湘乡市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学校有学生跳楼情况不属实。

  谭君

[ 责编:袁艺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会谈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构建“教育-认证-就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让每个飞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升空航道”。
2025-02-06 14:23
松下的重组绝非简单的业务收缩,而是日本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次战略校准。
2025-02-06 13:20
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5-02-06 09:20
不能否认,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未解决,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2025-02-06 09:23
我们知道,光速是人类已知的速度极限。1秒时间里,光可以穿越30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圈半;而在1阿秒内,光只能传播0.3纳米的距离,大概相当于一两个硅原子的长度。
2025-02-06 09:22
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确认了合声波的局部生成是由电子运动引起的,并量化了波与电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  谈及未来的研究计划,刘成明说:“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合声波背后的非线性机制,特别是其普遍性和作用条件。
2025-02-06 09:49
加拿大Xanadu量子技术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研究人员指出,数千个这样的单元可以通过光纤电缆连接,从而创建具有巨大处理能力的大型量子计算机。为了验证这一理念,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由四个服务器机架组成的原型系统。
2025-02-06 09:35
毋庸讳言,当下中国科技产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西方技术封锁不断加码,另一边是AI、量子计算等新赛道竞争白热化。而今,创新的火炬已经点燃,当点点星火汇聚成璀璨星河,声声号角激荡起创新浪潮,当信心之帆迎风鼓满,东方大国必将驶向科技强国的星辰大海。
2025-02-06 09:29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