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筑好暖心巢 引得凤来栖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筑好暖心巢 引得凤来栖

来源:科技日报2024-02-28 10:54

  日前,《西南交通大学诚聘英才》等文章在该校师生的朋友圈频繁“刷屏”。自2023年11月发布“求贤榜”以来,截至今年1月中旬,西南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南交大)已收到简历1000余份。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师资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校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2月下旬,记者在西南交大采访时了解到,学校正加大力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育师资队伍,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今年是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教授杨林川作为引进人才来此工作的第5年。“学校在建筑、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是吸引我来此的主要因素,我希望能在这一广阔平台‘大展拳脚’。”他说。

  2018年,杨林川参加了西南交大组织的一场学术论坛。在交流中,他深厚的学术积淀、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得到学校和学院的青睐。而学校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也加速了这场“双向奔赴”。

  加盟西南交大后,杨林川不仅获得了团队建设、办公设备、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还被学校纳入“雏鹰学者”人才培育资助计划,先后获得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高校GIS新锐、四川省高层次青年人才等多项荣誉。

  西南交大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让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目前学校已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人才引进和师资遴选委员会;虚实结合设置校院两级人才工作机构,专兼结合加强人才工作力量,设置“人才工作专员”特色岗位,构建上下联动、一体贯通的人才建设体系。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支持服务人才发展工作站,由人才办牵头,人事处和科研院等3个副站长单位、16个成员单位及30余个教学科研单位协同,开展“一对一”精准人才服务。

  “我们要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人才,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更多机会、架设更大舞台。”西南交大校长闫学东说,学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学科发展规律,持续完善畅通晋升和成长通道,促进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全链条培育体系

  近年来,西南交大从多方面入手,实施“人才集聚行动计划”,打造全链条人才培育体系。

  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南交大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丁雨淋2015年加盟西南交大,她参与研制的首个数字孪生与绿色智能建造平台,推动了铁路建设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在西南交大工作8年来,她不仅获批学校“科技新星”项目支持,还先后获得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国家级青年人才等荣誉。“学校的关怀和帮助,让我对未来规划和自身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她说。

  西南交大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正积极推进“导师+团队+项目”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模式,重塑多层次的人才岗位金字塔体系,设置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英才、扬华学者、特聘研究员、扬华讲座教授等特色岗位,实施相互衔接的人才培育资助计划,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一人一策”全周期、个性化支持。

  “我们构建了符合岗位特点的分类多元评价体系,如在职务评聘中优先考虑‘揭榜挂帅’项目获得者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主持者,缩短青年教师晋升所需任职年限,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该负责人介绍,西南交大陆续实施“科技新星”“科技菁英”和“优秀青年团队”等计划,支持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勇挑大梁、争当主角”。

  建设人才创新高地

  “我从零开始做科研,到如今能够组建团队,是西南交大给予了我机会和舞台。”西南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维清说。

  这些年杨维清收获颇丰。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担任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申请专利4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近2000万元。

  去年,杨维清出任西南交大前沿科学研究院院长。这是学校设立的“以人才聚高地”为特征的前沿科学研究平台,实施“人才特区、学术特区、成果特区”政策,全面实行科研团队负责人制度。科研团队负责人可独立组建科研团队,并在把握科研方向、科研团队成员遴选和管理考核等工作中享有充分自主权。

  “如何强化人才链与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学校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西南交大围绕智能建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城市设计、智慧交通等新兴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成立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围绕“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需求,组建前沿科学研究院和未来技术研究院。学校通过“筑巢引凤”等方式吸引优质人才,着力打造具有理工优势、交通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近3年来,学校人才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才总量实现翻番。”上述负责人说。

  “一流人才队伍是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南交大党委书记余敏明说,西南交大将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蔡京君 实习记者 刘 侠)

[ 责编:袁艺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