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教研促课改,激发美育课堂活力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教研促课改,激发美育课堂活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2-20 10:17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育质量、凸显美育育人功能的重大部署。

  美育的主阵地在学校。近年来,吉林省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为主体,发挥学院在全省教研工作中的龙头引领作用,带动“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深化美育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落实新课标,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举办精品课遴选、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活动,发挥优质教研资源的辐射功能。艺术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特点,教学方式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学院开展全省教学艺术节活动,协同各级教研战线,指导各地各校以教学方式变革撬动核心素养目标扎实落地,将各地推选的典型性教学案例进行集中展示,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深入研讨,开展基于主题的研课、辩课活动。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推出了音乐“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和美术“大单元教学”等方面的教研成果,在引导学生亲历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将自身经验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建立密切联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和探索。

  统筹整合本土文化资源,优化美育课程结构。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指导各地各校开发建构特色艺术课程资源,将辽源琵琶、延边朝鲜族象帽舞等市(州)资源及东丰农民画、梨树二人转等县(区)资源纳入课程体系,组织基于专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广泛搭建平台,推介典型经验。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慧泽小学部开发实施了校本课“东北秧歌”,不仅有系统的课时安排、活动展演,还专设了秧歌馆,以环境课程增强学生学习的具身体验。学院通过补充、丰富艺术课程内容,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为美育教学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发掘和传承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

  指导艺术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即时转化。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通过周期性、持续性的教研活动指导各地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倡导知行合一、学用结合,以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将课堂教学效益进行即时性转化。如省级美术教学研讨课“艺术改变生活——走进椅子世界”,在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圈椅、法国18世纪洛可可风格椅子、现代不同类型椅子的过程中,从结构、造型、色彩、功能等角度让学生感受椅子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画椅子、设计椅子、为特定人群制作椅子模型并进行展评等活动,提升其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开展跨学科专项教研,推进综合学习

  助力试点区域、学校先行先试,提供样板,做好示范。跨学科学习是落实新课改的难点、热点,也是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领域。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发掘一批试点实验区、实验校,专门针对跨学科主题课程与教学进行集中研讨。比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推出音乐、美术融合以及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的教学研讨活动,并通过线上的方式面向全省开放,以专项教研探讨跨学科主题课程与教学的有效路径和实施策略。

  组织教研员上“下水课”,为跨学科教学提供案例。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组织不同层面的教研员上跨学科教学“下水课”。比如省级音乐教研员开展现场模拟教学,为指导初高中音乐教师构建音乐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提供操作性、迁移性较强的实践案例。市级音乐教研员整合语文、美术等元素为一线教师执教研讨课,并进行基于案例的教学观察,深入探讨跨学科教学的多种可能性。这样的举措不仅为推动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鲜活案例,还让教研员进一步增强了对课改的体认。

  推行不同学科协同教研,探寻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联结点。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定期组织音乐、美术、体育、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合作教研,探讨不同学科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方面所采取的不同实施载体与表现形式,总结梳理不同学科美育功能发挥的有效策略与个性特点,在对比差异的过程中寻求共性,借此找到跨学科的融合点,发掘和运用品德美、人文美、社会美、健康美、自然美、科学美等美育资源,助力艺术课程实现美育价值最大化。比如,就《国歌》一课的教学,音乐、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先分别从本学科的性质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再从跨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重构。学科联动教研让一线教师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理解更加明晰,并掌握了相关实操策略。

  加强不同学段衔接,实现一体化发展

  依托体制机制优势,盘活各种资源。学院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的职能范围覆盖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学科,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便于合理安排针对不同学段有效衔接的教研和培训工作,强化了不同学段美育教学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学院提倡打破部门、学段乃至学科的壁垒,整合学院师资力量,组建若干学科或教研、培训、管理等若干领域的培训课程建设团队,以进一步盘活、统整各种优势资源,为不同学段的跨学科、跨领域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为美育教学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科研项目带动,深化内涵建设。学院遵循美育发展的内在逻辑脉络,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强化美育科学研究,增加了学术含量,不同学段美育教学在目标、课程、内容、方法等方面纵向贯通,为科学推进不同学段美育的衔接、过渡提供了重要的学理依据。项目团队先行探索,逐步实现“点上结果、面上开花”。

  构建美育高端智库,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面向全国遴选美育名师、教授,组建专家库,统筹整合社会资源,为全省美育教研培训服务,逐渐建强一支学术造诣高、熟悉美育培养规律、热爱美育事业的兼职专家队伍。学院通过智库建设,建构起不同学段美育一体化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系列活动资源,推出了基于不同领域、不同主题、贯通不同学段的教学案例,并定期以论坛、讲座等方式面向来自不同学段的美育教师发布成果。同时,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依托专家资源,确定了一批乐团、剧团、美术馆、博物馆等教学实践基地,为美育教学一体化实施提供了高水平的研究与实践平台。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夯实教学基本功

  搭建发表、展示成果的平台,激发美育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学院举办全省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针对当前课改对音乐、美术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的新要求,如音乐的独唱、独奏、自弹自唱与合唱指挥、戏剧及影视赏析,美术的手工制作、色彩命题创作、电脑设计以及各学科的现场模拟教学、课堂观察等研制比赛方案,举办现场比赛,并通过线上的方式面向全省开放,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建立常态化、序列化美育教研活动机制,推动全省美育工作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开展主题化、序列化的教研成果发布活动,展示交流全省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引导广大教师强化重视教学与专业的意识,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课改能力。

  组织跨区域、校际的联合教研,助力教师队伍质量优质均衡发展。学院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针对美育教学薄弱区校,开展优质区校对口帮扶薄弱区校的联谊活动,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定期开展送教下乡、联合教研等活动,实现优质美育课堂资源共享。省级教研员均有联系点校,教研员深入点校问需于师,有计划地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吸纳优质点校的资源,根据需求开展名师教学观摩与专题讲座等活动,“一对一”“点对点”“实打实”地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并建立起优质学校与薄弱点校长期合作的关系,通过周期性、持续性的协同教研,带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针对薄弱环节,设计专项培训。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依托每年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向一线教师征集培训需求,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需求导向的课程实施能力培训,将评价能力、课程能力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充分关注素养目标落实、教学方式变革等课程教学改革难题,并针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实际需求组织专项培训;充分发挥学院“研培一体”的优势,将教研资源有机融入培训课堂,以教研的方式开展培训,增强了培训的体验性与实操性,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更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增强了教研供给的全面性与均衡性。同时,指导参训教师做好培训工作,回到当地、本校将培训所得进行“二次传导”,实现培训效益在更大范围的转化。专项培训直面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避免出现美育教学泛化、随意化等现象,确保教学实施更加科学、理性。

  (作者:孙世梅,系吉林省教育学院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主任,教育学博士、教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 坐着高铁吃烤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