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互联网时代更要珍视读书的价值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互联网时代更要珍视读书的价值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2-20 09:56

  近日,一名15岁初中生讲述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的视频被大量转发,引起热议。对此,该初中生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玩得不够多,见得不够多”,并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因在见识世界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意义,产生了兴趣,改变了原来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学习上终于有了质的突破。

  不得不承认,视频中的初中生虽然年龄不大,却有着独立思考的意识和颇有见地的觉察,其观点也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同。正如有评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多思,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形成的见识更加珍贵,人还是要靠内驱力进步的”。

  的确,一个人的成长固然体现于肉眼可见的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智识的提升,但其前提是心灵的觉醒。唯有内心深处涌动向上生长的力量,才能在见多识广中保持爱读书、善学习的习惯,成为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

  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数声音将这名初中生的切身感受泛化解读并炒作为所谓读书无用等。得出如此结论,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狭隘的读书观,他们并未聚焦教育的根本和新一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现实。功利的读书观,大多将读书作为求取“功名”的捷径。谋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未达到预期,例如考学不成,或阶层跃迁失败,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咎于书,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显然属于错误归因。

  而升维读书观,重新审视读书的价值,才有望更好地适应当下这个时代。其实,在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完善知识结构之外,移动互联时代的读书还是为了抵御各种信息干扰,保持内心的专注。只有学会借助各种图书资源,善用优质教育资源,才能真正读有所得,学以致用。无论是解决长期困惑自己的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国家乃至民族当下或未来面临的问题,其中都深深蕴含着读书的意义。以如此读书观为牵引,才是学习之法,也是教育之道。

  升维读书观,会看到学习的多种途径和丰富样态,做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成长的路径不止一条,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伴随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而长大的孩子,心中各有所爱,学习各有偏好,专业各有所长。放下唯手不释卷才是读书、唯记读书笔记方有所得的执念,相信不管是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与人交流还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只要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就能达到精进自我、提高能力的目的。

  升维读书观,也是在回归教育常识,让教育切实发挥育人的效力。相较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环境中长大的父辈而言,“00后”“10后”更有个性,更渴望得到尊重、自立自主。教育好当下的孩子,既考验家庭和学校的育人合力,又需要父母和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艺术与教育智慧。在面对一些孩子不爱看书的行为时,少一些灌输和指责,多一些共情和激励,让他们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从持续叩问生活的意义入手,无疑更容易引导他们实现心灵层面的觉醒。

  实际上,孩子有较多的机会去玩、去看世界,是在与外界建立连接,逐渐树立并锚定人生的目标。外出旅游见世界也好,在虚拟世界中求知解惑也好,当孩子有了问题意识,有了学习动力,有了责任担当,知道为什么而奋斗,就会把读书当成习惯,有志于学,潜移默化中也会把服务他人、奉献家国作为成长的牵引力。

  由此可见,升维读书观,重塑学习观,纠偏教育观,恰逢其时。当我们多以平等、尊重、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支持、帮助、成就他们,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了读书的意义,不再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自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读书,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回报社会以惊喜,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之栋梁。(钟焦平)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黄河水润枸杞红

  • 重庆:“健康夜市”义诊活动为群众健康服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