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标准农田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内蒙古通辽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积极推进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让“粮田”变“良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奈曼旗新镇博等沟村一处施工现场,十几台大型机械已经将这片坐落在山坡的农田平整完毕。远远望去,新建成的梯田式高标准农田层层叠叠、鳞次栉比。
新镇位于奈曼旗东南部,平整耕地面积小且分散,生产能力低下。为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当地对于现有适宜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的耕地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人员车辆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没修的时候坡度大,什么机械都上不去。现在修完了特别平整,对我们以后种地、秋收特别方便,而且每亩大概能增收三四百元钱。”博等沟村村民太海星高兴地说。
同样,科尔沁区依托高标准农田,突出高效节水灌溉和耕地质量提升,将曾经的“巴掌地”转变成稳产高产的“希望田”。
2022年起,科尔沁区余粮堡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涉及34个村117038亩土地。查干敖村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东风,将耕地由之前的管道输水灌溉全部改造为高效节水灌溉,水肥施用实现一体化、精准化,还避免了土地板结,改善了土壤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力。“经过测产,每亩地产量增加200斤左右,全村玉米产量增加到110余万斤,村民增收达到110余万元。”查干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孙波说。
通辽市耕地面积3200万亩,是全国23个百亿斤粮食生产地级市之一。近年来,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近12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607万亩,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6亿立方米以上,带动实现粮食大幅增产,破解了产粮又缺水的矛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牧民增收。
2024年,通辽市将全力打造千万亩现代节水高产农业示范区。建设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400万亩,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600万亩,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800万亩,打造国家级优质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全域提升玉米种植水平和产品品质,带动粮食总增产5亿斤以上,实现节约地下水10亿立方米以上。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面实施浅埋滴灌技术模式,并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盐碱耕地改造提升、设施农业、优质饲草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建设,不断提升农牧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记者/刘安琪
通讯员/杨悦 永梅
编辑/宋雅丽
一审/戴菲 二审/卓然 终审/斯琴塔娜
监制/刘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