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农”墨重彩绘就三秦好“丰”景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农”墨重彩绘就三秦好“丰”景

来源:科技日报2023-09-15 10:05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马爱平 郑 莉

  付丽丽 何沛苁

  三秦大地,沃野千里。秦巴山区,峻岭逶迤。

  9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商洛市山阳县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走进海鲜菇出菇车间,便看到一簇簇海鲜菇排列得整整齐齐,从菌袋里“冒出来”,洁白如玉、鲜嫩肥厚,甚是喜人。在另一车间,工人们正在娴熟地采摘、分拣、包装食用菌。

  行走在三秦大地的村村落落,乡间小路平坦干净,生态果园苍翠葱郁,高标准农田整齐有序……阡陌沃野,处处彰显生机。

  当前,陕西上下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陕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种下兴产富农的“金蛋蛋”

  冬枣,是渭南大荔果农的“幸福果”。

  9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里正是远近闻名的万亩冬枣示范园。咬一口素有“小苹果”之称的大荔冬枣,嘎嘣脆、清爽甜。

  “我们的冬枣使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及枣园精准施肥系统,能让冬枣上市时间从10月中旬提早到5月中下旬。冬枣变‘夏枣’,涨了身价,富了一方百姓。”大荔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雷孟师告诉记者。

  小冬枣登上大舞台!如今,陕西正在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秦蜜、秦脆、北海道、瑞阳……9月10日,记者走进“苹果之乡”延安洛川,在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种植基地,香甜可口的苹果挂满枝头,触手可及,丰富多样的苹果品种让人眼花缭乱。

  如今,在陕西南北,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分量的产业。渭北陕北苹果产业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秦岭南北猕猴桃产业带,面积、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有陕南食用菌、陕北小杂粮、秦巴富硒农产品、富平柿饼等优势特色产业50余个……

  “我们坚持特色定位,做大‘土特产’文章,整合资源打造苹果、蔬菜、茶叶、畜禽肉类、中药材5个千亿级和乳制品、食用菌、猕猴桃3个300亿—500亿级产业链,实现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介绍。

  有机稻田与“国宝”朱鹮共生

  重峦叠嶂,苍翠欲滴。稻田与朱鹮共生,“诗与远方”触手可及。这里,正是47只“国宝”朱鹮的栖息地。

  9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六组的草池湾田园综合体,看到孩子们徜徉在田间学堂研学。稻田里一株株稻穗弯着腰,一派丰收景象。

  “欢迎大家!我们这里生态好、环境美,吸引了47只朱鹮安家落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安康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下,我们种的有机大米也卖出了好价钱。”丝银坝村村民吴传琴面对记者的镜头,略显羞涩。

  乡村振兴,三秦大地应声而动,农村改革在“活”字上下功夫,激荡起澎湃动能。

  “这是我们袁家村的明星店——粉汤羊血,收益最好的一年营业额达800万元。”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介绍。

  9月10日,走进袁家村,记者看到街道两旁摆满了各色风味小吃,细腻滑嫩的豆腐脑、刚出锅的辣子夹馍、爽口酸辣的“一口香”……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大快朵颐。

  袁家村,曾是一个只有62户人家的“空心村”、贫困村。十几年来,袁家村以“村两委会”班子为核心,带领大家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昔日的“空心村”变成了遐迩闻名的“网红地”。

  “近年来,陕西省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面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2022年全省‘空壳村’全面清零,‘薄弱村’占比下降至25.5%,31.2%的村实现分红,分红总额达到12.01亿元。”陈文说。

  金秋九月,陕北苹果熟了,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眉县猕猴桃丰收了,圆墩墩的果实缀满枝头……一组组生机无限的新图景在乡间田野生动绘就,一幅幅三秦大地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富强振兴的最美画卷尽展眼前。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看直博会上的新机型

  •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四角坪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