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西省残运会开幕 400余名残疾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山西省残运会开幕 400余名残疾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9-07 10:59

  6日晚,伴随着“5、4、3、2、1”的全场倒计时,山西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山西大同拉开帷幕。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4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欢聚这座千年古都,绽放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

  6日晚,山西省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山西大同拉开帷幕。吴琼摄

  山西省残运会是该省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竞技水平最强的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赛事,是包括215.7万残疾人在内的全省人民关注的体育盛会。从1965年至今,山西已举办11届残疾人运动会。

  此届山西省残运会共设置13个个人项目和4个集体项目,项目数量、参赛规模均超上届。个人项目包括田径、游泳、盲人柔道、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射箭、轮椅击剑、举重、象棋、围棋、飞镖、盲人跳绳,集体项目分别是旱地冰壶(听力组、肢体组)、盲人门球、聋人足球、聋人篮球。

  陵川盲人曲艺宣传队,用铿锵的锣鼓,敲出了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昂扬斗志。吴琼摄

  当晚,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裁判员、运动员依次入场,太原市代表队率先亮相,本届山西省残运会东道主——大同市代表队压轴出场,体育场内一片沸腾。运动员代表高思恩、教练员代表郭柱、裁判员代表高宾庄严宣誓。

  开幕式由开幕仪式、文体展演等组成,讲好残疾人故事,挖掘魅力山西元素。吴琼摄

  开幕式由热场表演、开幕仪式、文体展演等部分组成,立足于讲好残疾人故事,挖掘魅力山西元素,通过自强不息、温暖感动的艺术表演,立体展示运动竞技之美、城市发展之美、生命不屈之美,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其中,以“超越梦想与爱同行”为主题的文体表演,分序篇《天下大同一家亲》,三个篇章《灿烂文明古都寻梦》《拥抱阳光真情逐梦》《绽放生命燃情圆梦》和尾声《三晋同心向未来》,并通过不同人物关于“爱和梦想”的对话,串联整场演出,讲好残疾人励志故事,凸显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温暖关爱。

  聋人孩子们,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以山西面塑为题材,翩翩起舞。吴琼摄

  舞台中央,陵川盲人曲艺宣传队,用铿锵的锣鼓,敲出了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昂扬斗志;盲人歌手高志鹏带着导盲犬,演唱《你是我的眼》;听不到配乐节奏的聋人孩子们,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以山西面塑为题材,表现出残疾孩子积极乐观、自立自强、奉献社会的美好梦想;歌舞组合《让世界看到你》,再现“残疾人家庭”“特教师生教学”等不同情境。

  据悉,本届残运会与往届相比,实现三个“首次”:自1965年举办省残运会以来,首次由地市级人民政府承办;首次增设冬季项目——旱地冰壶;首次将展示残疾人体育发展水平、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残疾人精神风貌与展示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对外形象结合起来,将省残运会元素和大同元素紧密结合、相互融合,突出“残健共融,天下大同”这一主题。

  聋哑学生表演特色舞蹈《千手观音》。吴琼摄

  “希望全体参赛运动员奋勇拼搏、挑战自我,尽情展示体育才华和别样风采,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开幕式上,山西省副省长、组委会主任刘旸寄语运动员,也希望全社会更加理解、更多关心、更好帮助残疾人,踊跃参与扶残助残公益活动,奉献爱心,传递温情。

  刘旸表示,多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积极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吴琼)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