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宣城团组织:如何为3万名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驾护航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宣城团组织:如何为3万名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8-31 13:32

  近日,在安徽宣城高新区一间教室里,来自合肥师范学院的4名大学生用PPT为20多名小学生带来传统文化教学。根据课程安排,30天时间里,他们将讲述趣味手工、手语教学、传统文化、中华美德、作业辅导等主题课程。

  “我们一天上4节课,变着花样来。这里虽然离市区远,但楼下就是免费开放的体育馆,附近也有综合体、商场,出行便利,满足生活需求。”该校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崔谈介绍,虽然有个别小朋友上课好动,但课上大家耐心引导,课下增加备课趣味性,确保授课效果。

  前期,团宣城市宣州区委、宣城高新区团工委联合宣城高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企业群发布暑期小课堂通知,职工们踊跃报名。同时,团组织为前来支教的4名“小老师”提供标准化宿舍,每天发放80元伙食补贴。

  这是宣城市团组织为社会实践大学生保驾护航的缩影。宣城是安徽省东南部的地级市,毗邻苏浙,常住人口近250万人。截至8月20日,宣城市已开发社会实践岗位30825个,对接社会实践团队420支,实际到岗学生30600人,创下这座皖南城市接纳暑期实践大学生的历年人数新高。

  如何发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价值,为宣城集聚“人气”凝“才气”,是市委组织部及团市委一直思考的课题。今年,团宣城市委自我加压,制订了比2022年多两万人、共3万人的来宣城实践目标计划,自1月起开始调度。

  3万人,确实有难度。2月9日,该市印发了2023年全市社会实践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区工作步调、任务、目标、时限,成立由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及团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专班、22个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高标准市级工作领导小组,筹备工作快马加鞭。

  2月底,各县区团组织针对学生、高校、用人单位开展详细调研,形成2023年宣城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调研报告。报告涵盖2022年社会实践学生分布、实践满意度及各高校及学子实践诉求等情况,交通食宿、实践内容创新、特色岗位开发、实践成果转化等都是学生关心的话题。

  着眼于这些问题,团宣城市委制定《暑期社会实践人岗对接情况汇总表》,实时跟踪记录大学生上岗及服务保障情况;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制定保障方案,为实践大学生统一购置人身意外保险,保障食宿,并按照每人每月500-1000元的标准补贴。宣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引才、育才、留才的重要抓手,县市区成立工作专班,乡镇明确专人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此外,暑期社会实践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来宣城实践的学子今后会不会留下就业。围绕这一目标,团宣城市委开发实践大课堂和体验式思政大课堂,前者立足宣城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产业基础及地方需求,依托园区企业,乡村社区为教学点向大学生开设;后者主要用好红色资源上好特色课、研学课。该市还打造编排55条“五色青春”精品实践路线,在小程序中上线“免费游宣城”模块,学生们可免费游览30个A级景区。

  近年来,宣城市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致力将宣城打造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开放型“社会大学”。团宣城市委连续两年开展“高校行”活动,将工作现场搬到省内外173所高校,目前已有36所高校在宣城设立社会实践基地。“最后一公里,比的是精细化服务保障。”团宣城市委负责人说,着眼于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各级团组织依托本地特色,做好岗位匹配、交通食宿保障、津贴补助支持等工作,让青年心无旁骛地开展实践。

  (汪雁翎、潘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全国室内锦标赛落幕

  • 青海西宁民众参与千人锅庄舞比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加福民团队采取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
2025-03-10 09:10
近年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其智能工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2025-03-10 09:0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发展的同时,引发的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
2025-03-10 09:0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10 05:05
深渊水深超过6000米,是地球上最少被探索的极端环境。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的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依托“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及深海生命研究领域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体系,阐述了深渊生命独特的生存策略,并揭示了深渊生命成为人类资源宝库的无限可能。日前,相关科研成果以封面专辑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
2025-03-10 05:20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3-10 05:05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很多研究认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利于人体健康。
2025-03-07 04:50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2025-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2025-03-07 04:50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