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承人彭小平与面打交道的60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观察 > 正文

传承人彭小平与面打交道的60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8-31 13:31

  彭小平。受访者供图

  彭小平在意大利米兰大学传授北京非遗技艺。受访者供图

  3岁时,彭小平拿面捏了一根电线杆,虽然只有两横一竖三根棍,但是母亲夸了他一个礼拜。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这会是彭小平日后职业生涯的雏形。

  彭小平1961年出生于北京,主要从事微型核桃面人创作,至今已整60年。他是北京“面人曹”——曹仪策的第三代传承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日前,彭小平来到“温暖一平方”直播间接受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分享他的创作感悟和心路历程。

  彭小平自幼捏塑,从最开始的爱好,到将捏塑作为职业,他表示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真正拜师学艺是在1978年,当时他报考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进入工艺美术技术服务部工作。在这里,他认识了曹仪策的弟子白波。“他做的就是微型核桃面人,我一看就特别喜欢。”彭小平从此便跟随白波学习。1980年,唐鉴真大师坐像回国“省亲”,彭小平和白波等人合作创作了微型的核桃面人鉴真大师,自此真正开启了他的面人职业生涯。

  “曹仪策有一句话,‘一小占先机’。 ”彭小平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面的可塑性强,可以达到金、银、玉石以及翡翠等诸多名贵材料所不能,微型核桃面人具有独到的艺术表现力。如今,彭小平创作了大量类型多样的作品,例如西游记系列,瑶池赴会,用2008个微型核桃面人拼成的北京奥运会会徽等。

  彭小平坦言,在长达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每件作品都要被反复地对比和审视。“有的作品外行看不出来,但是内行能够知道哪里存在不足。”每当发现瑕疵,彭小平就会重新制作修正。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件作品在他的心中堪称“完美”,没有做过第二次,这便是面塑作品屈原。这是一件仿青铜雕像的作品,与常见的色彩丰富的面人不同,面塑屈原呈单一色彩。缺少色彩对比,也就意味着作品对于手工艺者的能力要求更高,人物的各个部位都需要精准塑造才能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在正式捏制之前,彭小平查阅了大量资料。“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去设计和体验。”他说,很多人将历史人物的冠设计为从前往后、上宽下窄的形状,而他将屈原的冠塑造为从后往前、上窄下宽的样子。在彭小平看来,这样更能够展现出屈原的风范,“需要不断地揣摩和尝试,才能够将一件作品做到满意;同时要天马行空,不依附于别人的风格”。

  彭小平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热烈欢迎。20世纪80年代,彭小平曾参加“中日友好之船”访问日本,而后他到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非遗文化。某次在台湾地区某庙会进行艺术交流展示时,彭小平的作品被排在了摊位的最后一个。然而,面人十分受欢迎,摊位前排起了长队。不少台湾同胞和他感叹,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好的手艺。

  除了面人艺术创作,彭小平日常也会教授学生面人技艺,这和他的下海经历不无关系。1981年,彭小平响应国家号召,利用一技之长自谋职业,他的面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常常很快被抢购一空。“我捏了一个月的面人在友谊商店3天就能全部卖完。”他回忆,当时自己经常被商店的老板催促进度,为了完成作品,每日工作16个小时,最长的一次3天3夜都没有休息。

  “这么拼是不行的,而且最可怕的是,对方一下子让我做几十个。”彭小平坦言,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制作一个作品他很感兴趣,但同一个东西让他制作几十个,“我要疯了”。于是,他萌生了收徒弟,将面人艺术推向标准化的想法。

  现在彭小平还在持续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平时也会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学校等进行面人艺术的科普。他回忆,面人行业在旧社会堪称“悲惨”,甚至不能被称为一个行业。通过制作面人,很难解决一家人的温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面人艺术才逐渐登上大雅之堂。至于现在面人艺术的传承发展情况,他认为经济状况仍然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年轻人需要生存、成家立业,如果他在外面工作一个月能赚1.2万元,从事面人艺术创作只能挣6000元,想要留住人是很难的。”彭小平表示,让对面人艺术感兴趣的年轻人能够凭此生存,传承才能持久。

  对于初学者,彭小平认为坚持和信心很重要。在第一次接触面人艺术的时候,捏一个就是成绩;等到接下来,你就要和老师、同行的作品对比,学习他人的优点,并进行改进。“当我们对某一事情产生了乐趣,建立了信心,就容易坚持下去。”彭小平同时建议,创作者也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创作的高峰和低谷。“你不要因为陷入瓶颈,就对自己产生怀疑,开始惧怕甚至离开艺术行业。”他说,不管当时你的作品多么难看,只要坚持下去,你的综合能力、艺术水平就会渐渐得到提高。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春日添新绿

  • 辽宁朝阳:调查红山文化遗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虽已落幕,但引发的思考和争论仍在持续。
2025-03-12 10:11
龙泉又多了一张新名片——汽车空调热管理产业,全市不到30万的人口中,就有近2万人从事汽车空调行业。
2025-03-12 10: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的“首选项”。
2025-03-12 09:59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之下,找准产业发展需求的“钉子”,砸实科技成果转化的“锤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2025-03-12 09:58
代表委员之声——创新引领推动未来产业
2025-03-12 09:53
CGT25型燃气轮机额定输出功率25兆瓦,具有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地域适应性强、双燃料适配及在线切换等特点。
2025-03-11 09:05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2025-03-11 09:04
从伦理治理的角度看,研发者应在数据收集、模型训练和算法设计阶段,引入多样性、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单一文化或群体偏见主导AI。
2025-03-11 09:04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开展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接触、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2025-03-11 09: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11 04:55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体现的正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
2025-03-11 05:00
走路,本是一桩简单的小事,但对瘫痪病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加福民团队采取微创手术,将2个直径约1毫米的电极芯片植入到运动脑区,脑部、脊髓的手术可在4小时左右一次完成。
2025-03-10 09:10
近年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引擎,其智能工厂代表了当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2025-03-10 09:09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代表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发展的同时,引发的技术风险也日益凸显。
2025-03-10 09:0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3-10 05:05
深渊水深超过6000米,是地球上最少被探索的极端环境。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的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依托“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及深海生命研究领域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体系,阐述了深渊生命独特的生存策略,并揭示了深渊生命成为人类资源宝库的无限可能。日前,相关科研成果以封面专辑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
2025-03-10 05:20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3-10 05:05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