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大夫摆摊教“救命”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8-04 10:30

  男子打篮球突然晕倒在地,路过女生连做十多分钟心肺复苏”“晨跑心跳骤停,医生市民接力施救”……如果你在马路边或者在其他公共场所看到有人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在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夜幕降临,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广场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摊主,他的“家当”是:一块有“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标语的纸板、一张蓝色的“无菌手术单”、一个半身医用急救假人。

  “摊主”张军桥,是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摆摊教“救命”,他把“急诊室”搬到地摊上,又把“地摊”摆进了学校、企业,让更多人了解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学会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救命”

  “如果人人都懂一些急救知识,能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心肺复苏术对于心脏骤停急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我们的心肺复苏普及还远远不够。”张军桥说。

  发生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让张军桥痛心不已。一个亲戚的小孩子在吃棉花糖时噎住了,家人不会急救方法,只知道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因为路上耽误了时间,活泼可爱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在医院工作的张军桥看到过很多因缺少急救知识导致猝死的案例,根源在于民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匮乏。于是,他萌生了利用空闲时间做心肺复苏公益科普宣传的想法。

  2019年年底,正准备启动心肺复苏公益科普活动的时候,新冠疫情暴发,他积极报名参加了援鄂战“疫”,援鄂归来后,张军桥普及心肺复苏的想法更加强烈。

  随着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练摊”在一些地方兴起,张军桥有了新的想法:“走,今晚就去‘摆摊’!”

  “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路过的每100个人中,有1个人驻足观看,每一个观看的群众都能学会一点急救知识”。张军桥跪地演示心肺复苏流程,详细讲解急救要点,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一遍遍地做演示,大声解答提问。小摊吸引了很多路过的市民,有的模仿急救动作,有的蹲下身在模拟人上练习。“为张医生的无私精神点赞,这是最牛的地摊经济!”一位经常来“光顾”的大叔夸赞道。

  教救命,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张军桥火了。在他科普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短视频下方,不少网友留言:如果我在的城市也有这样的“地摊”该多好!

  张军桥看到了普通民众对心肺复苏培训的需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组织撰写的《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显示,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97.1/10万,冬季早晚发病率最高。

  心脏骤停由于其高致死致残率,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在4分钟内接受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大家参与学习的意识都有了,但做急救技能普及的人太少了。作为医疗工作者,我希望尽一分力。”

  张军桥是行动派,他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甚至全国的医务人员参与到心肺复苏科普公益项目的推广中。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术前评估、术中监护、术后复苏,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下班,他又化身科普达人,沟通培训场地、准备培训课程、组织培训人员,努力协调工作、公益与家庭三者间的平衡,雷厉风行。张军桥把自己逼成了“时间管理大师”,“我能把时间细分到每一分钟干什么”。

  一张垫子,一个模拟假人,跪地演示的身影,有点喊哑了的嗓音......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了许多学校、企业中。不同的是,现在不只有张军桥一个人,还有一群与他并肩作战的队友。

  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张军桥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立了全市第一个公益教授急救复苏知识的“心跳行动”体验中心,面向普通民众和一线医务人员开放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对挽救心源性猝死“黄金搭档”的专项培训班。

  2020年6月至今,张军桥坚持每周开设两次公益培训班,截至目前,团队已经举办300余场公益科普活动。

  在张军桥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了这场“生命的赛跑”中。

  “有没有医生!孩子噎住了!谁能抢救一下……”

  今年7月的一天,青岛地铁1号线井冈山路站站台上传来一阵惊呼,一位年轻妈妈崩溃大哭,而她怀中的女孩脸部紫绀、已没有了反应。车站工作人员在拨打求救电话后,安抚母女的同时,不停向周围人群挥手寻求帮助。

  “我来!”“我是潍坊医学院的学生!”潍坊医学院的学生王辰宇、常国臣、郭子豪正在候车,听到救助后,立刻赶了过来。

  在课上,王辰宇积累了丰富的急救知识,学校对于急救技能培训的严格要求,让她对自己的操作规范非常确定,她有信心能帮助孩子。判断女童是因异物堵塞气道造成的呼吸困难后,王辰宇迅速抱起女童施救。一次接一次的用力推挤,经历了漫长又短暂的两分多钟,随着孩子“哇”的一声,险些致命的罪魁祸首——一颗完整的蚕豆喷到了地上。看着孩子持续的哭泣,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的王辰宇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知道,孩子得救了!

  见证光、追随光、成为光,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张军桥”在尽己所能挽救着生命、践行着医者的誓言。

  “做了,一定能比不做更有可能挽回生命”

  今年3月的一天,张军桥在结束应急救护培训返家途中,发现一名女士倒在主道与辅路中间的地面上,一动不动,不远处有一辆电动车倒在一边,旁边还停有一辆机动车,驾驶员正在打电话。当时现场有多名围观群众,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救治。“我发现伤者的头部流血了,需要紧急止血。”他立即把自己的车停在伤者前方,放上三角警示架,为其创造安全环境,避免二次伤害。

  张军桥从车内的急救箱取出了纱布等急救用品,确定伤者有意识后,他表明自己的医生身份,为其止血,包扎受伤的头部。为受伤妇女包扎好伤口后,他又安抚她的情绪。很快,120救护人员赶到了现场。协助救护人员把伤者送上救护车后,他才放心离开。

  “遇到突发情况,非专业人员也可以运用相关急救知识施以援手。多了解一些知识,生机就多一分。”张军桥说。

  路遇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帮助,但在网上,张军桥经常能看到各种不正确的急救科普视频,比如路上遇到有人癫痫发作立即拿筷子或者硬物放到嘴里?对溺水者立即实施“倒挂”急救?当有人晕倒,立即掐人中穴?这些都是错误的急救方法!张军桥很着急,担心网友们照着做会有巨大隐患。

  张军桥平时也会关注网络上的各种急救视频,有时看到错误的急救方法,张军桥虽然对在危难时施以援手的行为表示肯定,但更多觉得自己科普急救知识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一个人经过我们这种科普纠正,5分钟就能学会,就能做得非常标准了,这样就挺好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慢慢地积少成多,一定会管用的。”张军桥说。

  有网友在张军桥的视频下评论道:你的教学很好,但是遇到陌生人,有些学习了这项技术的普通人依然不敢出手抢救。

  面对这样的担忧,张军桥表示理解:“当危险出现时,永远是身边人先发现,所以现场人员对他进行第一时间抢救非常重要。如果身边人懂得急救,并且努力去做,那患者就有获救的希望。”(记者安俐 实习生 楚颖盈 韩文艺 通讯员 冯震宇 马道法)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旅游热 祖国山河美

  • 建设巅峰气象观测网络 揭示极高海拔区气候变化特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科技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加快布局、加大投入,以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2023-10-02 09:06
10月1日中午,杭州亚运会赛程过半。中国队金牌达到114枚,以218枚奖牌的总数,牢牢占据亚运会奖牌榜第一名的位置。
2023-10-01 15:19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