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45批次美白祛斑产品:采妮雅等5批次样品重金属超标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45批次美白祛斑产品:采妮雅等5批次样品重金属超标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2023-08-04 10:29

  皮肤美白是很多女性关心的美容问题。一些不法商家为了使产品达到快速美白祛斑效果,违规在化妆品中添加汞、氢醌、苯酚等物质,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安全隐患。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美白祛斑产品比较试验分析报告显示,膏霜类美白祛斑样品存在无注册备案信息、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据了解,本次比较试验由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电商平台采买45批次样品,其中膏霜类、水乳类、面膜类各15批次,存在问题的样品主要集中在个体店中。经检测,水乳类和面膜类样品全部符合相关要求;膏霜类检出问题的样品7批次,占比47%。7批次样品检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样品无注册备案信息7批次,占比47%;重金属超标5批次,占比33.3%;糖皮质激素检出1批次,占比6.7%。

  宝相花美白霜等7批次样品无注册备案信息

  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开始实施,规定国家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美白祛斑产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特殊化妆品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后方可生产、进口。

  本次比较试验中,有7批次样品无注册备案信息,包括纤丽增白祛斑王、宝相花美白霜、采妮雅特效强力祛斑套装、松竹精华美白套装、白里透红中药美白日霜、青春素七天强力祛斑霜、青芝美7天速效祛斑霜。

  采妮雅等5批次样品重金属超标

  “重金属中的铅、砷、汞、镉被列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重金属超标的化妆品,易造成重金属积累,对皮肤及身体都有极大的损伤。”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化妆品检测中心副主任王聪介绍说,激素在化妆品中被禁止添加,若长期使用添加激素成分的化妆品,皮肤易造成依赖性,导致皮肤敏感,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皮炎或其他皮肤疾病。

  本次比较试验中,共有5批次样品重金属和糖皮质激素(基础安全性指标)出现异常。5批次样品均重金属超标,其中3批次样品为套装,3批次套装样品中有2批次套装的4个样品均检出重金属超标,分别为标称中国(深圳)柔盈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采妮雅特效强力祛斑套装、标称深圳佳春堂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青春素七天强力祛斑霜,1批次套装的日霜检出禁用激素、晚霜检出重金属超标,为标称香港(九仁堂)美靓化妆品国际集团公司(分装:广州市白云区龙归镇夏茅第2工业区)生产的松竹精华美白套装。

  肤研美白祛斑霜等4批次样品宣传与产品标注不符

  本次比较试验所有样品中,有4批次样品存在网页宣称与样品标注不符的情况。标称广州市爱莲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肤研美白祛斑霜产品,网页宣称品牌为丽也,实际到货样品上标注为泊蝶,未见丽也品牌在商品上标注;标称广州市妆妍生物技术生产的逸素美白祛斑面膜产品,网页宣称品牌为FELEE/斐丽,实际到货样品上标注为集颜博士;标称广州伽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皙世花容美白祛斑面膜产品,网页宣称品牌为KELEMILLA/克米拉,实际到货样品上标注为九叶草;标称广州蔻美化妆品科技生产的雪柔雅皙白面膜产品,网页宣称品牌为自然星座,实际到货样品上标注为雪柔雅。

  此外,标称广州市碧莹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鱼子酱玻尿酸焕颜润肤水产品,通过其外包装标注的备案号查询,发现其实际注册备案信息与样品外包装标注不一致。

  (本文数据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选用提示

  选渠道、辨宣传。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在线下应选择大型商超,线上应选择营业执照齐全的自营店铺或官方旗舰店。在选择产品时应注意标签的宣称内容,标有医疗作用或虚假引人误解以及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内容的产品不要购买,这类宣称词包括但不限于处方、药方、消炎、奇效、顶级、纯天然等。

  查信息、验身份。消费者在确定好品牌及产品后,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方APP—化妆品监管查询注册备案的信息。如果发现产品没有备案信息,建议不要购买并拨打12315举报。

  试样品、防过敏。由于个体皮肤存在差异,在第一次使用产品时可以先做皮肤过敏测试。建议消费者在前臂内侧的中下部涂抹少量产品,24小时后观察涂抹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灼热等异常现象;如无异常现象,再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使用。

  (记者 薛庆元)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五指山:民族风“村秀”秀出乡村振兴新风貌

  • 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