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养老护工短缺问题亟待破解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养老护工短缺问题亟待破解

来源:新华网2023-08-01 10:18

  新华社天津7月31日电题:养老护工短缺问题亟待破解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白佳丽、尹思源

  从今年春节以后,天津市民张昕(化名)就在为给母亲找护工犯愁。直到目前,她仍没找到合适的护工。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请护工成为一些家庭的刚需。但不少人深感“花钱难找好护工”。与此同时,入行门槛低、社会认可度低以及护工收入不高等问题仍难破解。

  护工难找,好护工更难找

  张昕的母亲在生病后生活已不能自理。张昕与丈夫白天要上班,所以希望找个住家护工,帮母亲换药、照料日常生活。“中介介绍的护工过来看了一下我母亲的状况就拒绝了。后来好不容易托熟人介绍了一个护工,刚干一个月也走人了。”张昕说。

  天津鹤童公益养老集团CEO马丹介绍,2020年天津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分别占总人口的21.7%和14.8%,超全国平均水平,提前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根据业内估算,天津市短期内就存在超万人的养老护理员缺口。

  居家养老护工短缺,养老机构的护工也捉襟见肘。天津一家养老机构负责人坦言,目前机构中有70多位老人,但只有6名护工,连班次都没法安排。即便一些护工在工作中偷懒或技能不精,也不敢轻易开除,否则很难招到合适的人。

  某平台上的护工招聘广告。

  医院护工同样存在不小的缺口。记者在多家医院采访发现,普遍存在护工短缺问题。“现有护工队伍根本难以满足需求,经规范培训取得资质认证的护工则更少,有时候我们发现一些保洁员都转行去做了护工。”华北某市三甲医院负责人表示。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中,养老护理员就居于健康领域的前列。业内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约4万人;按照失能人口照护比1:3来算,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可能在千万级别。

  护工难找,好护工更难找。广州市民梁先生的父亲在住院期间,因护工擅自离开摔下了床。“我们想要个说法,但事后连护工的电话都打不通了。”梁先生说,“感觉找护工就像‘开盲盒’。”在投诉网站以及不少社交平台上检索“护工”,能够看到大量负面信息及投诉内容,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

  “三低”问题制约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调研发现,目前护工领域存在“三低”问题,严重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

  ——入行门槛低,巨大缺口之下“愿意干就行”。一家连锁家政公司区域负责人关先生坦言,一些护工往往会同时挂靠多家家政公司,流动性较强,管理起来难度较大。

  天津鹤童华苑老人院的养老护理员在教老人做手指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大多数护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记者通过中介平台分别联系了5家位于北京、天津、宁夏的家政公司,其中有两家明确表示,公司护工只有少数持证。一家公司表示:“听几天课、花几十块钱就能办一个证。”“要那个没有用,还是靠经验。”另一家则直言:“护工人手短缺,能找到合适的已经不错了,家属一般很少会看证书。”

  马丹解释,目前护工持有的证书分为养老护理员、医疗护理员等技能等级证书或培训结业证书。业内比较认可的,一般是人社部门发的技能等级证书。“不过,养老机构一般并不要求护工必须取得人社部门的证书。”

  ——社会认可度低。“有人觉得护工就是‘端屎端尿’,工作没啥技术含量。”57岁的护工王秀芳(化名)在医院干这行四年多时间。她说,常会遇到态度不好的患者和家属,还要面对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并且要处理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受不了委屈、吃不了苦就很难坚持。”

  在甘肃省兰州市工作的男护工王华(化名)则表示,干护工是个力气活,非常辛苦。市场上对男护工的需求一般集中在照护生活不能自理或体重较重的老人。“要频繁地帮老人翻身、扶着上厕所、抱上轮椅,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晚上也常常没法睡整觉。”

  天津鹤童华苑老人院内,护理员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收入不高。“年轻人觉得不如去当月嫂。”马丹介绍,护工群体以中老年女性为主,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专业技能学习较慢,很难提升自己的收入。

  关先生表示,不同的护工,收入有所不同。当地在医院服务的护工一般每天收入在240元到260元,而住家护工收入一般在每月4800元左右。护工往往会优先选择工作时间短、收入高的医院服务,其次选择老人能够自理或半自理的住家工作。一名护工说:“这行留不住人,年轻人干一段时间就走了。考个育婴师或者当月嫂更赚钱,甚至出去送外卖,收入都比这行高。”

  加大护工培养力度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老年痴呆患者约1500万。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人护理需求与日俱增,且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等趋势,医疗、养老与护理之间的供需矛盾将日益凸显,护工数量和质量“缺口”亟待补齐。建立一支有专业素养、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护工队伍,关系到整个社会养老体系的正常运转。

  目前,政府已在探索建立护工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去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完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等要求。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和发展医疗护理员职业队伍”。

  一位老人在天津一养老社区中散步。(新华社记者李然 摄)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护工短缺仍将持续。补齐缺口,关键在于通过市场调节合理提高护工收入,增强护工职业归属感、就业稳定性。同时,职业院校可以适当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针对护工素质提升问题,天津市和平区劲松护养院副院长孙正等业内人士建议,应进一步改变“门槛低”“监管弱”的局面。对百姓反映较为强烈的“护工资质不透明”等问题,可尝试通过“持证上岗”、建立从业档案等方式有效进行“入口把关”。各地工会等组织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护工群体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

  业内专家认为,医院和大型养老机构可发挥示范作用,在内部改进护理岗位管理体制,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提高薪酬待遇、参加社会保险、落实带薪休假、享受免费体检等,进一步增强护理员的获得感和职业荣誉感。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