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专家解读:强降雨因何“滞留”京津冀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专家解读:强降雨因何“滞留”京津冀

来源:科技日报2023-07-31 11:01

  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自7月29日开始,华北、黄淮一带的降水逐渐铺展。29日夜间至30日,北京地区出现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89.6毫米,共有251个站点雨量超过100毫米。中央气象台30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截至30日下午,河北局地降雨量已达特大暴雨量级。

  这轮降水过程有何特点?降雨还将持续多久?就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

  方翀介绍,此轮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等特点。“杜苏芮”残余环流于29日夜间进入河南,并继续北上。29日晚,京津冀东西部两个高压打通,在华北北部形成“高压坝”,拦截住“杜苏芮”北上的脚步。

  因此,“杜苏芮”在华北到黄淮一带的停留时间会增长,导致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以北京为例,间歇性强降水过程将持续至8月2日早上,降雨持续时间可能会超过70小时。

  方翀进一步解释道,“杜苏芮”本身携带了大量水汽,补给也很充足——其东侧存在的副热带高压使二者之间气压梯度很强,京津冀地区东风、东南风显著增强,水汽一路畅通无阻向北输送。同时,位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卡努”已成气候,较强的东南风远距离将“卡努”附近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北平原。两条水汽通道带来不同寻常的水汽条件,致使降水量极大。

  “此外,京津冀西边太行山脉与携带水系的东风和东南风正向交锋,其北边燕山山脉也与水汽通道存在交角,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集中在山前形成极端强降水。进程受阻、水汽充沛、地形加持造成京津冀地区极端降水。”方翀说。

  气象监测显示,29日9时至30日11时,京津冀地区最大降水出现在河北邢台临城赵庄梁家庄,为583.8毫米。29日17时,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山东鄄城,为86毫米。29日20时至30日17时,北京平均降雨量89.6毫米,城区平均102.4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三流水,累积降雨量296.8毫米。28日8时至30日7时,天津313个站点降水量达到暴雨、115个站点大暴雨、7站特大暴雨。

  专家提醒,此次降水虽达不到强对流天气的猛烈程度,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城市内涝、农田渍涝、中小河流洪水等气象风险高,建议提前采取防御措施。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预警,及时根据雨情、汛情变化采取相关防御措施,避免前往山区、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危险地区,车辆出行绕开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较高路段,注意谨慎驾驶,避免涉水。同时,此轮降水面大点强,土壤过饱和易导致边坡失稳,地质灾害风险较大,建议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记者付丽丽 操秀英)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先优化人员分工,过去按天计工时,改为了以量计价,鼓励村民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用人成本降低了20%。
2025-03-19 10:19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9 10:15
首次揭示了植物新型广谱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及其抗病机制和化学防御策略,对于开发新型绿色无害农药、减少细菌病害、保证植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9 10:14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加载更多